1989 年問世的 Reebok PUMP Fury 堪稱球鞋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鞋款之一,藉由空氣力學原理來達到運動員所需鞋款包覆性的 PUMP 技術獨步全球,除為球鞋科技開啟嶄新一頁之外,也成為了各種領域的職業運動員征戰賽場的最佳利器,如縱橫 90 年代網壇人稱網球王子的張德培;塞爾提克扣將 Dee Brow 都曾著用過 Pump 系列鞋款締造出許多傲人成績,此外,1994 年由 Steven Smith 以 Pump Fury 充氣技術為技術背景結合 Heaxlite 蜂巢緩震中底的 Instapump Fury 更因獨特前衛的外型及大膽鮮明的紅黃配色,一推出便受到全球潮人的一追捧。


▼ Dee Brown 穿著 Reebok Pump Omni Lite 以一招蒙眼灌籃奪下 1991 年 NBA 灌籃大賽冠軍

▼ 世界排名第二、法網公開賽冠軍的華裔名將張德培 Michael Chang 代言的 Court Victory Pump 是當代指標性網球鞋款

▼結合 Heaxlite 蜂巢緩震中底的 Instapump Fury 重新定義了當代球鞋審美條件

對於上述有關 PUMP 技術起源的歷史,相信只要是鞋餓份子都能倒背如流,但對於 Instapump Fury 之所以縱橫鞋壇 25 年的原因為何?可就會難倒一票球鞋系畢業的朋友了,所以今回,趁著 Reebok 將準備大舉慶祝 Instapump Fury Fury 25 周年的前夕,讓我們來了解五件你可能不知道關於 Instapump Fury 的故事吧!


PUMP 技術的出現跟「消防隊」有關?

▲ Steven Smith

雖然我們都知道,鞋身外觀十分前衛的 Instapump Fury 是由 Steven Smith 為首的 「 Maepsy」團隊所設計,但卻鮮少人知道,利用空氣流動讓氣囊充氣達到提高包覆性的 PUMP 技術,是由一位叫做 Paul Litchfield 的設計師所提出的概念。


▲ Paul Litchfield

原來在成為 Reebok 球鞋設計師之前 Paul Litchfield 其實是位打火弟兄,而在值勤過程中,意外看到接上水源的橡膠水管藉由內部水的流動導致膨脹變形,才構思出 PUMP 技術最早的設計概念。更意想不到的是,在成為 Reebok 設計師之前,Paul Litchfield 竟然曾擔任 New Balance 的球鞋設計師。


PUMP Fury 的出現來自一個神秘組織 RAC

關於 Instapump Fury 背後的設計團隊,你可能聽過由 Steven Smith、Steve Burris、Peter Foley 和 Paul Litchfield 四位設計師共同組成「 Maepsy」,但對於 Reebok Advanced Concepts (以下簡稱 RAC )卻非常陌生,RAC 是由 Paul Litchfield (對!沒錯是同一位)所主導 90 年代初期 Reebok 旗下成立的創意團隊,針對產品提供創新設計並加以實現,其過去最受到注目的設計包含 1997 年革命性的 3D Ultralite 、 Pump Altius 還有今天的主角 Instapump Fury 。


▼ Reebok 3D D Opus 去年復刻後改名為 3D.OP98

▼ Reebok Pump Altius


原型不等於 OG

Reebok Instapump Fury 曾在 20 周年也就是 2014 年復刻過一回,檸黃色搭配鮮紅鞋身配色以及標誌性 Heaxlite 蜂巢緩震中底,那經典的模樣,讓不少老屁股和藏家們看到雞皮疙瘩掉滿地,但事實上,如果要認真考究出 Reebok Instapump Fury 的身世的話,很可惜的必須告訴各位,2014 年復刻的版本並非 Instapump Fury 真正的原型(Prototype)啊!


原來在 1994 年 3 月時,經過 2 年的研發 Reebok 終於推出舉世聞名的 Instapump Fury 黃/紅配色「原型(Prototype)」,但卻因為在中底材質密度的調教上出現問題,此因素會導致鞋底迅速退化,所以 Reebok 迅速修正材質問題後,在同年 9 月再次推出同款同配色的再版 Instapump Fury,並以 OG 稱呼此鞋款,也因此原型(Prototype)版本在稀缺性還有珍藏性都更高於 OG 版本。


雖然 OG 與原型整體上並無太大的不同,但在部分細節上會有所不同,例如充氣鈕的字樣以 Insta 來呈現的是 OG 版本;寫上The Pump的則是原型版本。


引領 Instapump Fury 熱潮的亞洲明星不是 GD 也不是余文樂?!




亞洲首位 Instapump Fury 代言人跟「龍」有關係

提到 Instapump Fury 亞洲代言人你可能會因為爆貴的 Vetements x Reebok 的聯名而想到 G-Dragon 權志龍,或是甫剛成為 Reebok 大中華區代言人的人氣男神陳偉霆,你不知道的是在 90 年代引領 Instapump Fury 熱潮的人竟然是 Jackie Wu…痾是 Jackie Chen 也就是武打巨星成龍。


雖然以現在來看成龍大哥的拍照姿勢會顯得令人不解,但不可否認的是,Instapump Fury 可以迅速走紅於亞洲有很大的因素跟成龍於 90 年代的高人氣有很大的關聯,成龍不僅穿著 Instapump Fury 出席發布會《我是誰》的電影發布會,97、98 年時 Reebok 甚至為成龍推出過兩雙鞋款,分別為以白、輝、螢光黃配色打造的 Instapump Fury 以及限量 999 雙「The Dragon Limited Edition」,看來論玩潮流的資歷,陳冠希還得尊稱成龍一聲大哥呢!


▼ Reebok Instapump Fury OG Jackie Chan

▼ Reebok Instapump Fury OG 「The Dragon Limited Edition」


而既然作為 Reebok 連結運動領域與流行文化的橋樑,Instapump Fury 血液裡所潛藏的潮流基因也因為過去推出過許多讓人叫好叫座的聯名款式,而顯得非常深根蒂固,除了破天荒找來亞洲巨星成龍合作以外,Instapump Fury 過去聯姻的對象可都是當年球鞋炒價排行榜的常勝軍呢!


▼ Chanel x Reebok Instapump Fury

時尚界人稱老佛爺的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去世的消息,讓這雙早期 Chanel 與 Reebok 推出的神作再次受到關注,原來在 2000  年時,卡爾拉格斐就將球鞋帶進時裝伸展舞台,以 Chanel 經典外雙 C Logo 以及將奢華意味濃厚的麂皮拼接手法為 Instapump Fury 帶來不同於以往的時尚氛圍,而不得不提的是,Chanel x Reebok Instapump Fury 至今仍在鬼罕的數量和乘載著老佛爺的傳奇加持下,在鞋迷心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


連 Virgil Alboh 都得敬畏三分!

這五雙跟老佛爺 Karl Lagerfeld 有關的鞋款你知道幾雙?


▼ Concepts x Reebok Instapump Fury

因應 2014 年 Instapump Fury 問世 20 周年,Reebok 一口氣找來數十個潮流單位合作推出聯名款式,其中又屬由波士頓知名鞋店 Concepts 以 Versace 90 年代經典絲綢襯衫為靈感的 Instapump Fury 最為受到追捧,也因鞋身面有著富麗堂皇的金色圖騰,還有海浪圖紋漸層至豹紋飾面點綴,讓此雙鞋有了「海神」的稱號。


▼ Reebok Instapump Fury 香港回歸

1997年,香港結束英國殖民正式回歸中國,Reebok 當時就推出 Instapump Fury 97 來紀念這一刻,同樣是黃、紅、黑配色為主軸貫穿整體配色,並在鞋舌拉環上放置「玖、柒」中文字樣,該鞋款雖然分別於 1997 年和 2013 年推出過一回,但依然造成搶購熱朝,由此現象不難得知 Instapump Fury 97 受到歡迎的程度。


▼ AAPE x  Reebok Instapump Fury 

2010 年至 2014 年可說  Instapump Fury 巔峰時期,各種誇張的聯名不斷推出,考驗的不僅是鞋迷的忍耐力,也同時在試探鞋迷荷包的深度,2013 年 AAPE x  Instapump Fury 就是最佳寫照,7,000 多元的原價從發售後一路飆漲至 24,000 台幣,說有多難入手就有多難入手,不信的話,聽聽擁有 10 年鞋餓份子資歷的 Kicks Center 店長馬利怎麼說吧!



經典不敗的除了 Isntapump Fury 外

可別忘了亞買加 SB、Visvim 拖鞋以及藍呼吸…這些八年級神鞋啊!



Reebok Instapump Fury 25 周年的驚喜

正如開頭與各為提及的,Instapump Fury 問至今已經來到 25 個年頭,而就在如此特別的周年紀念中,Reebok 也宣布將迎來復刻 Instapump Fury 原型的好消息,包含 The pump 字樣充氣按鈕、印有 RAC 字樣的鞋墊以及以檸黃色來呈現的部分中底,都將在 3 月 22 號完整回歸。據傳全球僅有發行 1994 雙,台灣方面則僅有 70 幾雙的發行數量,忠於原味的資深鞋迷們可千萬不要錯過這時隔 25 年的絕佳入手時機啊!


Source:Reebok、Highsnobiety、Hypebeast


本站圖片部分取自於網路,如有版權使用疑慮煩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