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球鞋文化如此盛行的現在,三不五時我們都會聽到某某再售商靠著轉手限量潮物而成功翻身的勵志故事,但正所謂「囤到對的鞋帶你上天堂」,想要用潮鞋、潮物堆出名車、豪宅可並非一蹴可幾,在全球高達 10 億美金的球鞋市場面前,越來越多進入潮物轉售的這座金礦內,其競爭程度可想而知,但就筆者的觀察後發現,在美國這些所謂的球鞋大戶或鞋市操盤手都有一個巧妙的共同,那就是「他們幾乎都是亞洲人」!不相信的話,不妨看看下面三位當前叱吒球鞋圈的大佬們吧!
球鞋網路電商第一人 –– 謝家華

現年 41 歲的美國亞裔商人謝家華,畢業於哈佛後於 1999 年成立的 Zappos.com 是一間擁有超過 500 萬客戶的網路行銷公司,其網購平台起初主要以球鞋販售為主,雖然現今的販售產品類別已擴大至服飾和生活…等用品,但球鞋類仍占 Zappos 的大宗。謝家華靠著買斷貨源、365 天退貨以及 24 小時服務到家的客服團隊逐漸建立起自己的電商帝國,Zappos 巔峰時期的球鞋交易量還曾占據全美整體的四分之一,謝家華除了是位不折不扣的的球鞋大戶,他也是世界第一位靠著網路販售球鞋晉升億萬富豪的商人。
▼ 謝家華的創業之路,被許多人奉為商業聖經

潮流炒賣的創始先鋒 –– Peter

如果說謝家華是開啟球鞋電商的第一人,那來自廣州的華裔商人 Peter 就是炒賣文化的創始先鋒,早在 10 多年前移民美國的 Peter 就做起倒賣的事業,舉凡鍋碗瓢盆、食衣住行,只要是你想的到的,Peter 都能買到並高價賣出,據外媒報導,尚未從事 Supreme 倒賣事業前,Peter 就曾一口氣掃掉紐約地區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的報紙,囤貨多天後以高於原價 3-5 倍賣出,藉此賺進大把鈔票。
▼ 因 Peter 隱居幕後,故照片皆為 Peter 的媽媽 Lam Xie (OG MA),同時也是現在 Unique Hype 的主理


獨道的生意眼光也讓 Peter 注意到 Supreme 的潛在價值,於是他創立了 Unique Hype 做起潮物的倒賣事業,並交由媽媽 Lam Xie 管理,自己則隱居幕後。10 年過去隨著 Supreme 的熱度飆升, Unique Hype 也在媒體報導下從原本小小一間實體店鋪,擴大成兩大間甚至搞起跨海寄送服務,名氣之大連 Wiz Khalifa 和 Kylie Jenner 都曾慕名而來。
『Stock X 公布多項市場數據,這五雙鞋都是炒價的保證?』
YEEZY 暴發戶 –– ALLEN KUO

年僅 20 歲初頭的 Allen Kuo (以下簡稱 Allen)最初是靠著 Nike 運動襪買低賣高的手法起家,他深知轉售產業龐大的利潤,進而投身球鞋倒賣事業,雖然近期鮮少聽聞他又幹了哪些大事,但他幾乎是過去全美潮流圈中公認最凶狠的球鞋再售商,其原因當然是在 YEEZY 最為受到追捧的時期,Allen 憑藉自己在球鞋圈打滾多年的人脈拿到上百雙尚未公開發售的 YEEZY 新色,高調上傳於 IG 從此聲名大噪。
▼ 許多知名人士都是 Allen Kuo 的客戶


為什麼從事倒賣事業幾乎都是亞洲人?

回歸開頭與各位提及,也就是此篇欄目所要探討的議題,為什麼普遍都是亞裔人士在國外從事著倒賣潮物的生意?首先,讓我們先解釋倒賣潮物的定義後再談論下去也不遲。

所謂的潮物倒賣事業說穿了就是藉由買低賣高或是利用漲幅趨勢來賺取差價,利潤多寡則取決於商品本身的價值還有稀缺性,而在近幾年品牌主打的飢餓行銷影響之下,滿足稀缺性的條件之於,買到潮物的渠道相對要高於其他商品許多,也因此,當入行門檻條件不高,背後又潛藏著巨大商機,自然而然便有更多人投身這項產業。

理解完炒賣事業的發展後,若以文化背景的差異性來著墨的話,也能解釋倒賣圈幾乎都是華人的原因,雖然我們常說到賺錢是人類的天性,但比起歐美地區,亞洲人在傳統思維還有教育文化的薰陶之下,許多人生規劃普遍偏向「向錢看齊」來做為最高指導原則,最好的例子不就是 Unique Hype 的 Peter 嗎?或是你在選科系時給你意見的親戚們嗎?這根深蒂固的觀念驅使了這些來到歐美發展的亞裔人士哪裡有錢賺哪裡去,當然,這觀點並無褒貶,畢竟過去的經濟起飛的年代也是靠著這一代的人創造出來的。

再者,筆者從身旁留學友人的經驗分享才知道,亞洲人從事潮物倒賣事業也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外國青少年對於潮物、穿搭並沒有那麼講究,幾乎都是以舒適為前提去購買衣物,更不用提要他們買一件要價 1,000 塊美金的 Supreme Box Logo 衛衣,這也是為什麼各大流行媒體在發布排隊現場直擊報導時,照片中亞裔少年排隊比例逐漸變高的原因之一。

有部分亞裔青年是因為有了機會可以到海外留學,進而接觸潮流文化後便開始入坑,而我們都知道,學生是擁有最多閒暇時間的身份(當學生好幸福啊),勢必有很多時間可以排隊購買限量潮物,甚至飛到另個城市面交。因此,從一個留學生到炒販的養成大概分為兩個部分,初階的話是時常早起排隊偶爾幫朋友代購一些國內買不到的品牌,直到他們發現竟然有人願意花高價跟他們購買徹夜排隊買到的潮物後,便進化成下一個階段,就是小資本的代購集團藉此來賺取「多餘」的零用錢,畢竟「我靠倒賣 Supreme 賺了 500 美金」光想就覺得超帥啊!當然,再更進階的還有在父母支援下成功開啟倒賣事業的。

看到這邊,相信大家對於「為什麼普遍都是亞裔人士在國外從事倒賣潮物生意」都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也歡迎各位與我們分享你對於這個趨勢的看法。
Source:entrepreneur、Highsnobiety、kknews
本站圖片部分取自於網路,如有版權使用疑慮煩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