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的《無敵破壞王》不僅角色鮮明,彼此間的互動也足以打動人心,眾多電玩角色及元素的融入,則帶給人如同《一級玩家》般的尋找彩蛋樂趣,再加上電玩反派互助會這類逆轉角色既有形象的安排,更使這部片堪稱當年最具驚喜感的好萊塢動畫。


也由於《無敵破壞王》的確出色,我在觀賞《無敵破壞王2:網路大暴走》前,其實不敢抱持太高期望,擔心續集可能只是把故事背景挪至網路世界,其餘則與首集相差無幾,最終成了部狗尾續貂之作。


然而,在實際看完《無敵破壞王2:網路大暴走》後,證明了我的擔憂純屬多慮。雖然本片劇情在前三分之二的確略顯零亂,但後頭的發展卻將情節重心給放回角色身上,好好地持續發展了首集以後兩名主角的關係,因此使觀眾確實感受到了角色的立體感。

在《無敵破壞王》中,兩名主角的關係比較類似邊緣人的相濡以沫,在互相扶持的情況下,最終尋得了各自的自我認同,迎來皆大歡喜的結局。而在《無敵破壞王2:網路大暴走》中,兩人的關係則隨著時間流逝,變得像是進入青春期的女兒與父親,一邊想追尋更多的自由及可能性,一邊則是希望孩子永不長大,始終陪伴身旁。


這種作法其實有點類似「玩具總動員」系列,讓現實世界的時間與劇中情節有所呼應,因而更能打動人心。畢竟,對《無敵破壞王》的家庭觀眾來說,在現實已然度過六年的情況下,父母與未成年子女間的關係大多應該都有顯著改變,是以片中的角色變化正與這種情況相互應和,甚至就連全片結尾,也大幅強化了這種感受,顯得既歡樂溫馨,卻也帶了些許喟嘆,對於父母觀眾來說,絕對是一部更為觸動人心的作品。

不過,就算你並未為人父母,《無敵破壞王2:網路大暴走》也同樣是部具有高度娛樂性的電影。過去,我們曾在「駭客任務」系列中看過電腦程式被擬人化的手法,而《無敵破壞王 2:網路大暴走》則是將各種網路情境與我們使用網路的行為給擬人化,以更為大量的方式,讓全片充滿幾乎可說接連不斷的笑點,像酸民文化、搜尋引擎、網路遊戲、無所不在的廣告視窗、一窩蜂拍攝相同題材的 YouTubers,甚至是內容農場的標題殺人法,都在片中成為了讓人熟悉不已的搞笑元素,比起上集而言,明顯更為貼近我們的生活情境。

至於前面提及像是《一級玩家》式的尋找彩蛋樂趣,也在本集中更為進化,讓人忍不住在各個背景中尋找眾多知名網站的logo。至於通俗文化部份,迪士尼更是毫無保留地放送手中握有的資源。星際大戰與漫威角色的登場自然不用多說,甚至就連配樂也大量引用了迪士尼其它作品的元素,令人不禁會心一笑。最有趣的是,這回迪士尼也繼2007年的《曼哈頓奇緣》後,再度自嘲了自家經典動畫的諸多公式,甚至還把這幾年迪士尼極為重視的女性主義元素置入其中,使得本片的相關片段,比起《曼哈頓奇緣》還要更加有趣,亦與當今的時代趨勢貼近許多。





雖然那些相關元素並未被認真討論,大多只是被拿來作為點綴的幽默元素,但電影片長畢竟有限,若是想滿足這點,或許亦會使角色關係的塑造因此受到更多影響,是以也沒什麼好挑剔的。畢竟,《無敵破壞王2:網路大暴走》已經是一部足夠歡樂,同時也足夠動人的電影了,而這,不就已經是許多電影所夢寐以求的目標了嗎?


責任編輯:Sandra


本站圖片部分取自於網路,如有版權使用疑慮煩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