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發達的世代,除了為大家帶來便利和快速外,更重要的是有了科技的輔助使得人們生活進步神速。然而也正因為資訊唾手可得,不少產業也遭到世代淘汰,而逐漸。大家前往書店的目的從以往的購書,變成了選書並且在網路上購買、閱讀,但即便如此,仍有不少書店設法轉型,替熱愛書卷味的民眾保留著拿到實體書本時的美好感受。編輯為各位搜出台北 4 間「不只是書店」的書店,書蟲們還不快把這篇收起來?


書店

別懷疑,這間位在板橋的書店就叫「書店」,隱身在台灣藝術大學後方的書店,在 2013 年開幕時僅是因為老闆希望能開間嬉戲聲充斥的兒童專屬二手書店,因而收集了滿滿童書,然而非但不受到家長們歡迎,更導致書籍滯銷,反而是鄰近的學生踴躍詢問藝術相關藏書,老闆才欣起打造一間場地可供師生們上課、展覽並且喝咖啡和看書的藝文友善空間。


不過書店雖然充滿著濃濃書卷味,使人難以想像的是老闆最初是以金融業起家,轉職的念頭一切只是因為希望能和有緣人分享自己喜歡的書籍,因此才打造了這間書店。由於店內不限時並且提供輕食,因此一樓作為咖啡廳的書店經常一位難求,停留在此的也幾乎是文字工作者、藝文人士,而藏書眾多的二樓則成了不少攝影愛好者的流連地。


▼書店存在的意義,不僅是和大家共享愛書,更是透過書籍串起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不只是圖書館

如果你是名展覽熱愛者,那麼一定會對松山菸廠裡可以坐著看書、使用筆電的偌大空間感到好奇,「不只是圖書館」設置在人來人往的松菸裡,最初的原型為南港「設計圖書館」並且專為設計人打造,直到 2014 年才由台灣創意設計中心接手,在松山菸廠重新設館。而不只是圖書館除了請到設計師聶永真為主視覺操刀外,其中的藏書更是以國內外最新的設計期刊,並收藏了藝文相關的學術研究和論文可供民眾翻閱,超過 2 萬冊的藏書更可說是設計人靈感來源的重要寶庫。



▼不只是圖書館成立已有 4 年時間,但也許是獨立空間並且低調行事,因而不只是圖書館在人群中多的松菸裡就宛如與世隔絕的秘境,在圖書館裡看書的民眾,與熙熙攘攘的看展群眾更因此成了極大的對比。


除了藏書眾多,不只是圖書館內也規劃了「不只是 3x3」的定期展覽,甚至拋棄了圖書館內禁止飲食的舊有規範,推出咖啡吧使民眾如置身於咖啡廳般悠閒,如果有機會前往松菸欣賞展覽,不妨前往不只是圖書館一探究竟,即便並非設計人也可以在這個空間內感受時光的停駐。


Boven雜誌圖書館

大多人對雜誌的印象也許仍是《Vogue》、《Elle》,僅有時尚業才惠生產出的刊物,但其實不同領域可是有屬於各產業才有的指標聖經,就如同設計界而言是《Wallpaper》;音樂則是《滾石雜誌》等,為了使國人更了解雜誌文化以及便於獲取資源,「Boven雜誌圖書館」也因此在熱愛雜誌、閱讀並且注重生活的兩名創辦人手中,於 2015 年正式誕生。其實在 2005 年也曾以四層樓打造「Boven」生活概念店出發,收店後並且花了 5 年了時間做足了市場調查在出發,一直到 2015 年才於台北東區的地下室重新出發。


集結了音樂、生活風格、建築和藝文等多達上萬本藏書的「Boven雜誌圖書館」,在「紙本不會死」的創辦理念下成立至今,即便隱身在地下室卻意外吸引了無數喜歡安靜和私人空間的雜誌迷們前往。而雜誌圖書館獨特的一點在於,館內除了分為閱讀區和可使用電腦的沙發區以外,十分注重職人精神的創辦人也要求入內的民眾得換上拖鞋才能入館,為得是創辦人看到建築師替圖書館所注入的心思。


▼書本早已非現代人吸收知識的首選,而擁有閱讀雜誌習慣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然而雜誌圖書館仍透過「傳遞生活美學」的思維,引起了無數熱愛閱讀的民眾共鳴。


這間書店竟擁有全台北最貴的咖啡?


真書軒

在大安森林公園散步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是否曾注意到對巷住宅有幾座小恐龍銅像在陽光下閃爍著呢?座落於台北最貴的地段,由勤美集團在 2014 年所打造的「真書軒」,以「活圖書館」作為理念並透過閱讀和台北居民作為互動,如果曾到台中勤美博物館參觀過,便不難發現勤美集團一直以來都試著以生活美學串連起人際關係,而即使位在住宅大樓內,真書軒集結了民眾所喜愛的「勤美元素」—植生牆、藝術美學及人文餐飲,也因此成了不少在地居民的小天地,並且經由口耳相傳將這個美好的空間傳遞給大眾。


在真書軒內不僅可以品嘗到美食,館內的圖書更是經由店員們親自閱讀後引進,而你所看到的每一本藏書都僅有唯一沒有第二,從以往的藝文書籍一直到近年來陸續新增的建築、飲食生活和電影藝術等,每一本都等待著有緣人翻閱並將它買下。如果再仔細一瞧更會發現不少書本上夾著一張「店員推薦卡」,上頭的文字可都是店員在閱讀後並希望能和下一位讀者分享的小語,從這點便可看出真書軒徹底實踐了「活圖書館」的理念。


除此之外,一進入真書軒的空間時便可以看到高掛牆上的畫作,可別以為這是真書軒為了營造藝文氣氛所購入的天價畫作,其實不管是樓梯空間或是館內的任何一幅作品,都是勤美集團在 2013 年發起的「Everyday Art 學生藝術商店」,為了推廣藝術並且提供藝術系學生們一個可以發聲及展現自我的平台,而在 2015 年,真書軒也與台中的勤美綠園道一同舉行「Everyday Art 學生藝術商店」,使北區的藝術系學生們不必辛苦奔波的跑至台中布展。



而今年舉行到第 6 屆,真書軒這回以「找回靈感」作為主題,並從歷屆參展的 40 名學生中挑選出黃芷葳、陳若云、徐仲達等 5 名學生,共 31 件作品在真書軒的各個空間內作為展示。其中走上真書軒的樓梯時,便會看見鮮明度高、色彩粉嫩的數件作品,而這些都是由彰師大美術研究所畢業的黃芷葳所創作,自小便對傳統電視機的 CRT 映像色彩所吸引,因而嘗試將畫作與童年記憶做結合,打造出了宛若在夢幻雲朵般的世界。不過有趣的是,也許是雙子座人格作祟,因此藝術家黃芷葳在真書軒別處所展示的作品風格可說是截然不同,以獨自闖進星際作為理念的星空系列作品,站在寬如牆面的畫作前面,就宛如被吸進黃芷葳所畫的銀河裡,久久無法抽離。


而另一名同樣擁有「EDA」多次參展經驗的陳若云,她的畫作也許第一眼會使人難以察覺陳若云想傳達的理念,然而在你試著替畫作中的相同色彩群聚起來,便會發現陳若云的畫作,其實都是透過觀察所呈現的社會群體。在藝術家陳若云的眼中,她想傳遞給民眾的是—每個人看似獨立個體,然而在生存時卻不自覺的追求一致並群聚在一塊,因此細細看,便不難發現我們其實都身在陳若云所繪的演唱會自拍、捷運上低頭滑手機的創作中。


看完了上述編輯所介紹的「不只是書店」的 4 間書店,是不是使你相當驚喜,原來文人為了保留紙本的美好,正在台北各地默默努力著呢?如果住家附近的市立圖書管已經被屁孩所佔據,不妨到這 4 間「不只是書店」的書店,享受屬於你的悠閒午後吧!


本站圖片部分取自於網路,如有版權使用疑慮煩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