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恐怖大師」封號的史蒂芬金 ( Stephen King ) 在 1986 年發行的同名小說《牠》( IT ),曾在 1990 年被翻拍成迷你影集《靈異魔咒》( It ),睽違 27 年再度拍成電影和大家見面,在首週就創下了北美 1.17 億票房,打破了 R 級片老大《死侍》( Deadpool ) 的成績,也拯救了 17 年來最慘澹的北美票房。不過《牠》雖然已經被標為 R 級片,劇情出現限制級畫面也是理所當然,不過大家知道其實原著小說裡,有一段性愛場景是連大人們也無法接受的嗎?
如果還沒看過電影的網友們,下面請斟酌服用。
《牠》劇情主要描述在瑞德鎮發生了一連串兒童失蹤案,因此警方不得不限制大家不得於晚上七點後出門,而孩子們則發現他們都曾看過一個詭異的小丑現身在小鎮上,也逐漸發覺這名小丑似乎就是孩童失蹤案的源頭。
但如果有看過原著小說的書迷們,在看過電影後可能會發現無論時間軸還是小丑型態都有大轉變,在原著裡,主角們是以快 30 歲的狀態和童年記憶交錯著,而電影則是以青少年為主,再來便是小丑是以孩童們的恐懼維生,因此他其實會變換出狼人或木乃伊的形體出現。
不過為了避免狼人和木乃伊會不小心侵權,因此電影版並沒有使用,但除了這些和原著不同的情節外,其實小女主角「貝貝」貝芙莉,她不僅是「魯蛇俱樂部」裡唯一的女生,也是非常名敢於和其他小孩們一同對抗小丑,足智多謀的小女生,在小說中為了要產生更多的「愛」驅趕小丑,貝芙莉曾主動和 6 名小男生發生性行為,藉此強化「魯蛇俱樂部」的凝聚力,而原著裡貝芙莉更完整描述每個小男孩的「尺寸」以及表現,就連過程也非常鉅細靡遺的描繪出。
其實在小說出版時,雖然就已經獲得粉絲廣大的迴響以及好評,但主角們當時還未滿 12 歲,因此「一女戰六男」的情節一直飽受批評,據說在開拍電影版時,導演安迪馬希提 ( Andrés Muschietti ) 曾考慮要將此片段還原,卻因許多家長抗議才刪減。
不過日前「恐怖大師」史蒂芬金在接受知名媒體《Vulture》訪問時,他便回應了備受爭議的性愛畫面:「我並不覺得這個片段有什麼不對,小說裡包含了主角的童年以及 27 年後的世界,性愛是每個人成長的必經過程,也是連接主角們再相聚的重要關鍵,但時代改變了,大家似乎對這個議題更敏感,而且非常荒謬!我沒想到討論小孩發生性行為比小孩被謀殺的程度會高出那麼多!」
雖然這個片段在小說裡就已經受到許多批評,但史蒂芬金將此放進小說中,除了代表孩子們擺脫童年的過程,也是他們即將揮別恐懼、面對小丑的象徵,不過就像史蒂芬金所說的一樣,時代在改變,大家竟然更重視小孩性行為的發生,而不是被謀殺的議題,真的是滿古怪的。
本站圖片部分取自於網路,如有版權使用疑慮煩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