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嘻哈實境節目《中國有嘻哈》開播至今也才進入到第二集,不管是評審講評還是選手去留,都引發了廣大網友的高度關注,雖名為《中國有嘻哈》但編輯認為某個方面來說這是一場攸關地下與主流的音樂鬥爭。而打著中國首檔饒舌選秀節目,為何會落得負評大於正評的窘境?


評審人選

先翻開四位評審的演藝閱歷,其實每一位評審都具備一定的實力,跟嘻哈這兩個字也都沾得上關係。


潘瑋柏因為從小在國外生活,對於嘻哈文化也具備一定態度,例如當外表甜美的偶像團成員黃薏帆卻唱著 「Who wanna be a Gangsta 」這類不搭嘎的歌詞認為不合理的潘瑋柏是第一個按下「Fail 」鍵的評審。


至於凡事要求來段 FreeStyle 的吳亦凡呢?韓團出道的他,其實身上的標籤太多,就算單飛後推出的單曲包括〈JULY〉 和〈JUICE〉這兩首歌曲就算與先前單曲風格迥異,始終還是有質疑的聲音會出現。撇開韓團出道這點,我們用該節目試圖讓嘻哈走入主流觀眾視野需要吳亦凡這類導流明星撐場的角度來解釋會來得恰當。


另外,張震嶽和熱狗則扮演者評審團隊中的中和劑,有這兩位的加持讓《中國有嘻哈》這個節目的主旨來的更具說服力。


饒舌歌手 VS 偶像歌手

就如前言所提,饒舌歌手與偶像歌手的磨擦讓這節目多許多火爆的氛圍,其實第一集海選中就能稍微嗅到一絲氣息。


在第二集大幅縮減參賽選手人數後,這一點幾乎毫無遮掩的在節目中曝露出來。我們以第一輪晉級的偶像男團歌手周藝軒來說好了,收看第二集的朋友絕對可以輕易發現,當他站上舞台那刻起,台下為數眾多的Rapper無不露出無奈及不屑的表情,自成一格的 Rapper 們明顯對這些偶像歌手充滿敵意。


的確,嘻哈的起源來自於街頭,嘻哈也不像那些風花水月的情歌來的討喜,但編輯認為音樂不該有 Underground 和主流這些隔閡與分別,到底是不是 Real HipHop 取決於個人如何去定義自己的酷。



亞洲饒舌有沒有搞頭?

美國的饒舌產業之所以如此強大在於,他們在沒有「包裝」的情況下讓饒舌變成主流音樂,這或許是趨勢所致,也可能是音樂產業辛苦耕耘後的成果,而在饒舌音樂導入亞洲後,雖然出現了很多優秀的饒舌歌手,但受限於美國和亞州文化背景的落差,導致嘻哈音樂在流行音樂版圖中始終只能占據一角,要激活這項產業本需歷經一番革命與抗爭,況且,難得亞洲會有節目以「嘻哈」這個主題製作出選秀節目,在這個文化成長的節骨眼各位不仿先將手上的鍵盤放下停止謾罵,將焦點帶回節目想把饒舌音樂帶進大眾視野的美意。

本站圖片部分取自於網路,如有版權使用疑慮煩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