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又會有一本日本雜誌將以中文版特刊的方式亮相,不過這個名字大多數人都不太熟悉,叫做《Pen》。
說起來《Pen》也有十幾個年頭的歷史了。1998 年創刊的它在標題上寫著“Pen with new attitude”,如今作為半月刊在日本的雜誌界活躍著。我們印象裡比較熟悉的日本男性雜誌都偏時尚類,呈現方式也是傳統常規的穿搭、玩法、好物推薦,一切都跟著時令走。
但《Pen》不太一樣,與其用半月刊這種出版頻次來概括它的身份,倒不如說它是一本專注做特刊的雜誌,因為每一期的《Pen》都會有一半多的內容都圍繞著封面的主題在進行,裡面穿插的案例、想法、見聞都整合了全球的優秀資源,而非局限在某個單獨的時間和空間內來完成的。

而作為生活流行雜誌,《Pen》的選題策劃也相當有趣:關注結婚議題、討論日本國粹相撲,關注日本歷史上知名戰國武將大分析和肯尼迪總統去世 50 週年,揭秘全球 100 位創作者的愛用品,甚至還會專門拿出一整期來好好討論一個品牌的過去和將來。



也正是因為如此,《Pen》憑著精良的選題策劃和可讀性在日本甚至是世界範圍內的閱讀愛好者心中都佔有一席之地,《Pen》也開始考慮把自己的路子走得更寬。
去年底,《Pen》就面向海外市場推出了第一版外語刊物《Pen Paris》,用全法語來介紹日本的傳統工藝、藝術文化、美食愛好以及旅游資源。第一期的就是關於九州的創意之旅,提到了奈良出身的女導演河瀨直美、建築家隈研吾等等名人。《Pen Paris》初期就有 4 萬本的發行量,和法國《費加羅報》以及深受法國讀者喜歡、熱衷日本文化的免費刊物《ZOOM JAPON》一起捆綁發行。



而近日,《Pen》又把全球化的腳步放到了東南亞地區,出版了《Pen ASIA》,計劃在 10 月 26 日發售,主題則是日本的創意民宿,包括安縵在日本伊勢志摩國立公園開的溫泉度假村 Amanemu,以及安藤忠雄在四國愛媛縣松山區的傑作瀬戸內 リトリート 青凪。
《Pen ASIA》的發行策略和《Pen Paris》的一樣,依靠業已知名、成熟的報刊發行來完成,因此它們找上的是新加坡唯一的財經日報《商業時報》和泰國第一大泰文經貿報紙《 Krungthep Turakij》。日本境內則有東京和大阪兩地約 20 家店鋪會發行《Pen ASIA》,其中包括代官山那家蔦屋書店。




為了順應自己的全球化變革,《Pen》在自己的官網上還準備開通法語、英語和中文版本。不過在當下紙媒紛紛衰退的趨勢下,《Pen》的大膽向外還是有點過於冒險了。畢竟讀者的閱讀習慣已經發生了改變,而《Pen》對讀者們來說還是有點太陌生了。
本站圖片部分取自於網路,如有版權使用疑慮煩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