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一雙 yeezy boost 350 要賣到多少錢才合理?不同價值觀的人或許會有不同答案,但賣出一雙鞋所能賺取的利潤,恐怕超乎你的想像!
任何市場都是一樣的,當需求大於供給,價格自然提高,但球鞋市場往往只有所謂的「鞋頭」才會買單,就像你跟你媽媽說你買了一雙 3 萬塊的球鞋,她一定會覺得你幹嘛花這麼多錢買一塊布加一塊氣墊?這也跟很多男人不明白 LV 包包為什麼要賣這麼貴是一樣的意思,或許很多人的觀念還停留在價格 = 製造成本,所以當聽到一雙球鞋定價是10500,便會下意識認為扣掉製造成本 2280 元,業者將會賺得 8000 元的暴利,以下言論便不足為奇:「要是不要把錢拿去請肯伊威斯特代言就不會這麼貴了!」、「一雙鞋成本才 200 塊,打對折店家還是賺啊!」,但事實真是如此嗎?球鞋網站 Sole Review 的實測調查,揭發了令人不可置信的真相。
簡單來說,一雙球鞋從工廠製造出來,並不會直接飛到你的手上,中間的包裝、運送、行銷的過程,成本零零總總加起來包括運費、材料費、勞力費、稅金等,所以一雙台幣 3000 元的球鞋,adidas 只能從中獲取 60 元的利潤,Nike 則是 150元!
當然除了跑鞋以外,還加進了熱門鞋款的比較,像是以高單價出名的 Yeezy boots 750 以及 ultra boots 等。
至於大家最在意的「名人代言」部分,Solereview 的實測結果更是顛覆你我想像!像是 Nike 一年光付給球星或名人的代言費大約十億美金,但攤開數據卻發現,這天價名人代言費也只佔了總預算的 30%,也就是說一雙定價 3000 元的球鞋,行銷費用只佔了其中 150 元,所以就算不請 Kanye West 代言,NIKE 球鞋也只會便宜 45 元而已。
看到這裡,是不是發現其實球鞋的利潤沒有想像中來的高呢?值得一提的是,球鞋市場和精品包包、古董花瓶一樣,特別的地方都在於屬於可增值財,也就是說除了單純使用,對某些人來說還多了投資意圖,為人詬病的炒價文化於焉而生。但買賣行為本來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正因為有買家認為這雙鞋值這個價,才會有天價球鞋的出現,你覺得這項調查結果合理嗎?或是對於台灣球鞋市場有何高見?都歡迎留言和我們分享喔!
本站圖片部分取自於網路,如有版權使用疑慮煩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