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紙上躍然而出真實版的竇加舞者
無論芭蕾舞者上台演出或在休息室排練,印象派畫家竇加(Edgar Degas)都能精確捕捉她們的動作,為她們畫下美麗的瞬間。今年2月,時尚雜誌《哈潑時尚》(Harper's BAZAAR)邀請美國芭蕾舞團(ABT)首席舞者柯普蘭(Misty Copeland),裝扮成竇加畫筆下美麗舞者,拍攝一系列照片,打造真實版的竇加畫作。

在竇加《綠色舞者》(Dancer in Green)中,一位身穿綠色舞衣的少女身段柔軟、動作優雅,頸上的絲帶則微微飄逸。柯普蘭不只穿著相似的舞衣,也模仿少女單腳抬腿,雙手伸展保持平衡的姿勢,顯得自信挺拔,又俐落輕巧。
雖然畫面看似簡單,但用攝影重新詮釋竇加的作品其實很困難,舞者除了要注意服裝、妝容、光線等細節,在拍攝時還得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動作,肢體卻要具備動感。柯普蘭表示,她得試圖保持姿態的完美,讓人們覺得自己從未停下動作。

這一系列攝影創作也試圖突破芭蕾舞的傳統,竇加筆下的舞者肌膚白皙透亮,但攝影團隊邀請深色肌膚的柯普蘭當模特兒,希望扭轉人們對芭蕾舞的刻板印象。柯普蘭去年跨越種族藩籬,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非裔首席女舞者。
「我看見竇加舞者與柯普蘭之間的相似之處。」美國Studio Museum館長希爾馬古登(Thelma Golden)表示,竇加探索美與勞動的關係,描繪芭蕾舞者練習、努力奮鬥以及休息的畫面,而柯普蘭以多元文化的形象取代芭蕾舞過去的刻板印象,同時她也提醒人們最偉大的藝術家是現實生活。

除了改變人們對芭蕾舞的印象,這系列攝影作品也是為了幫美國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宣傳3月新展「Edgar Degas: A Strange New Beauty」。這檔展覽是美國50年來竇加最大型的展覽,也是紐約現代美術館首次替竇加舉行的個展,蒐集竇加近130幅油畫、素描、粉彩、版畫等作品,尤其關注竇加實驗性質高的單刷版畫(monoprint)。
竇加的創作形式不只限於油畫,他也嘗試做雕塑或繪製版畫。1875年,他放棄傳統技法,開始大量創作單刷版畫,先在滾覆深墨的版上,用布團擦拭、刮劃出圖像,再印出作品,接著用粉彩塗抹與上色,表現迷幻多變的風格。

單刷版畫的代表作《謝幕》(The Star),以強烈的燈光效果勾勒前方女舞者,她的姿態優雅、笑容燦爛,顯得虛無飄渺、絢麗變幻。而站在後方的人們身形扭曲、醜陋,色彩黯淡,兩者畫面形成強烈的對比。
本站圖片部分取自於網路,如有版權使用疑慮煩請告知。
標籤關聯文章 : #非池中藝術網
-
勇於面對 泰特美術館談英國殖民史400年
一次大戰結束前,英國曾建立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當時有許多藝術家以殖民地為創作主題,描繪遠洋航行、軍事戰爭、人民風俗等情景,但1940年代起殖民地紛紛獨立,這些畫作也不再受到人們歡迎,很少在美術館展出。不過,英國泰特美術館(Tate Bri ...2023-03-13 更新 -
與藝術家攜手偕老 那些畫給妻子的情書
莎士比亞曾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但對某些藝術家而言,婚姻是愛情新的階段,像美國現代畫家卡茲(Alex Katz)與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Salvador Dalí),他們倆人最鍾情的模特兒都是妻子,經常在畫中表達無限情意。 ...2023-03-13 更新 -
怕顏色變太亮 專家反對羅浮宮修復達文西
油畫保存不易,常因為濕度過高、太陽曝曬、保護清漆變黃,讓畫面逐漸劣化。今年1月,法國羅浮宮(Louvre)決定修復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名畫《施洗者聖約翰》(St. John the Baptist),卻引發人們爭論, ...2023-03-13 更新 -
現代文明的衝擊 原住民用藝術書寫歷史
阿美族居住在太平洋沿岸超過三百年,世代在海邊撿拾海菜與海膽為生,但隨著人們過度開發土地、盜採砂石,海岸線逐年後退,讓阿美族的生活空間被壓縮。阿美族藝術家拉黑子為了避免傳統文化消失,開始透過部落的生活習慣「撿拾」廢棄物,彷彿找回被人們遺棄的事 ...2023-03-14 更新 -
到藝術英國網當偵探 找出畫作的創作者
想欣賞透納(J.M.W Turner)、盧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等英國藝術家的作品,現在不必遠赴英國,只要到「藝術英國」(Art UK)網站,就能瀏覽這些大師名作! ...2023-03-13 更新 -
舔冰淇淋很色情?臉書移除普普女王作品
今年2月,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為了宣傳新展覽「國際普普藝術」(International Pop),在臉書發佈比利時藝術家依芙琳‧艾塞爾(Evelyne Axell)《冰淇淋》(Ice ...2023-03-13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