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文明的衝擊 原住民用藝術書寫歷史
阿美族居住在太平洋沿岸超過三百年,世代在海邊撿拾海菜與海膽為生,但隨著人們過度開發土地、盜採砂石,海岸線逐年後退,讓阿美族的生活空間被壓縮。阿美族藝術家拉黑子為了避免傳統文化消失,開始透過部落的生活習慣「撿拾」廢棄物,彷彿找回被人們遺棄的事物與文化。
拉黑子在海邊撿拾牛奶瓶、裝漁撈的橘色桶子等廢棄塑膠,將廢棄物剪裁成不規則形狀後,再用尼龍漁線與銅釘拼補成一幅畫作。《被遺忘的面像》的色彩繽紛,流動的形狀看起來像有許多人的臉譜,也像海面波光粼粼的樣貌,表達海洋美麗的意象。

策展人曾媚珍表示,有些人把拉黑子的作品與環保議題連結在一起,但她認為藝術家是透過撿拾,重新思考原住民當代文化。雖然原住民傳統文化在變化快速、新舊交替的年代被遺棄,是破碎不堪、沒有人想要的東西,但拉黑子透過撿拾、剪裁與縫補,呈現全新的文化面貌。
今年,高雄美術館為了重建原住民的文化樣貌,策劃兩檔展覽「邊界敘譜:撒古流vs拉黑子雙個展」與「坎寧路:澳洲當代原住民藝術展」,邀請原住民藝術家用個人的生命經驗,重新建構或詮釋部落裡的文化與歷史。

從火到電光 撒古流刻劃傳統生活改變
過去,排灣族孩子在晚餐後會圍繞著火光,聆聽老人訴說部落的神話,共度歡樂的時光,但電力牽入部落後,人們有了電燈、電視等家電,這個生活習慣逐漸消失。排灣族藝術家撒古流創作一系列素描、雕塑、動畫等作品,紀錄部落從「火」過渡到「光」所發生的故事。
《部落外的樹蔭》以木雕與裝置刻劃撒古流15歲時,部落架設第一盞燈的情景。一棵高大的樹木懸掛著電燈,有位老人誤以為燈泡也是火源,站到板凳上,高舉著煙斗靠近燈光,想要點燃菸草來抽。
雖然電燈吸引人們的目光、帶來便利的生活,卻也衝擊部落傳統。樹木原本是排灣族建造房屋的材料,但電力牽入當地後,人們直接使用樹幹做為電線杆,在上方架設許多電線,而樹幹也貼上「高壓危險」的標語,警告人們不要靠近,暗示現代文明讓原住民開始遠離自然。

撒古流表示,排灣族過去建造傳統的石板屋時,需要好的木材做為樑柱與門楣,因此人們會先替孫子養一棵樹,等到孫子長大準備結婚時,這棵樹隨著時間流逝,會長得又高又壯。但石板屋因法規限制,無法取得建照,所以人們現在也不需要樹木。
不直接畫傳說人物以圖騰刻劃故事流傳的地景
在白人勢力進入前,澳洲西部的原住民數百年來過著傳統生活。但20世紀初,澳洲政府為了在西部運送牛羊,派人開闢一條畜牧產業道路「坎寧路」(Canning Stock Route),這條路途經九個原住民族居住地、共開鑿54個大型水井,衝擊了原住民的生活與自然地景。

從2006年起,多位澳洲當代原住民藝術家希望透過創作,紀錄坎寧路開發前後有關家園的故事與生活經驗,其中《七姐妹》(Minyipuru)便描繪當地地景與傳說。七姐妹是當地原住民的古老故事,七位姐妹在旅行途中遇到一個老男人,結果一位姐妹被老人捉走,其他六位女性想盡辦法從老人手中救出姐妹。
但《七姐妹》沒有畫出傳說人物,而是用圖騰與線條刻劃故事流傳的地景模樣。畫面中間的紅色線條是坎寧路,藍色圓點則是水井,其他無數小點與細碎的線條看起來像沙漠裡的綠洲或居民,營造鮮豔繽紛、生生不息的氛圍。
本站圖片部分取自於網路,如有版權使用疑慮煩請告知。
標籤關聯文章 : #非池中藝術網
-
勇於面對 泰特美術館談英國殖民史400年
一次大戰結束前,英國曾建立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當時有許多藝術家以殖民地為創作主題,描繪遠洋航行、軍事戰爭、人民風俗等情景,但1940年代起殖民地紛紛獨立,這些畫作也不再受到人們歡迎,很少在美術館展出。不過,英國泰特美術館(Tate Bri ...2023-03-13 更新 -
與藝術家攜手偕老 那些畫給妻子的情書
莎士比亞曾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但對某些藝術家而言,婚姻是愛情新的階段,像美國現代畫家卡茲(Alex Katz)與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Salvador Dalí),他們倆人最鍾情的模特兒都是妻子,經常在畫中表達無限情意。 ...2023-03-13 更新 -
怕顏色變太亮 專家反對羅浮宮修復達文西
油畫保存不易,常因為濕度過高、太陽曝曬、保護清漆變黃,讓畫面逐漸劣化。今年1月,法國羅浮宮(Louvre)決定修復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名畫《施洗者聖約翰》(St. John the Baptist),卻引發人們爭論, ...2023-03-13 更新 -
從紙上躍然而出 真實版的竇加舞者
無論芭蕾舞者上台演出或在休息室排練,印象派畫家竇加(Edgar Degas)都能精確捕捉她們的動作,為她們畫下美麗的瞬間。今年2月,時尚雜誌《哈潑時尚》(Harper's BAZAAR)邀請美國芭蕾舞團(ABT)首席舞者柯普蘭(Misty ...2023-03-13 更新 -
到藝術英國網當偵探 找出畫作的創作者
想欣賞透納(J.M.W Turner)、盧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等英國藝術家的作品,現在不必遠赴英國,只要到「藝術英國」(Art UK)網站,就能瀏覽這些大師名作! ...2023-03-13 更新 -
舔冰淇淋很色情?臉書移除普普女王作品
今年2月,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為了宣傳新展覽「國際普普藝術」(International Pop),在臉書發佈比利時藝術家依芙琳‧艾塞爾(Evelyne Axell)《冰淇淋》(Ice ...2023-03-13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