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Sphere 合作內容

2015年奧斯卡季已經開跑許久,目前的領先者以及相關競爭者態勢算是相當明顯,李察林克萊特(Richard Linklater)花了12年執導的《年少時代》(Boyhood)在最佳影片、導演以及女配角上算是穩定領先,《鳥人》(Birdman)則是近期在許多地區性影評人獎項上逐步展現「滿貫」氣勢,不僅僅在影片、導演、男主角、男配角有所斬獲,攝影與剪輯等技術獎項也極具實力,另外獎季開跑靜悄悄的《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也在金球奬入圍名單揭曉後急起直追。

雖然已經12月底,奧斯卡入圍入名單場券發送的也差不多了,不代表其他頗具奧斯卡像的作品沒有及格,相反的有許多被低估的作品因為在聲勢的拉抬或是片商行銷能力的薄弱,在數以百計的作品中被淹沒,HypeSphere選出10部2014年獎季外被低估的優秀作品,一同回顧也以防你因此錯過!

  • 《怒火特攻隊》(Fury)

大衛艾耶(David Ayer)上一部作品《火線赤子情》(End of Watch)展現了他越漸成熟的敘事能力,今年與布萊德彼特(Brad Pitt)合作的二戰電影《怒火特攻隊》更把戰時的陽剛情誼詮釋的獨特有力,美術、音效、服裝都具有奧斯卡的野心,可惜無法找到好的首映舞台,立足點上沒力造就被獎季徹底忽略。

  • 《星光雲寂》(Clouds of Sils Maria)

本片的主角瑪麗亞(Maria Enders)其實就是貨真價實的朱麗葉碧諾許(Juliette Binoche),一個擁有萬千光環與歐美影藝經歷的巨星,就算無法抵擋時間的摧殘,卻始終保持著絕佳的氣質與實力,因為一個重新省思生涯開端的契機,一個再次面對她表演啓蒙的角色,開啓了她這 20 年來對於人生與演戲的回顧;她以為成就她的是劇中的年輕角色,那個狠毒、氣盛、敢愛敢恨的18歲少女,卻不知道隨著時間的消逝,她慢慢的成為了那可悲、狹隘、不可理喻的40歲怨女。電影劇本與角色相較於現實生活中的 Juliatte,精湛細緻的堆疊、包覆,讓 Maria 的表演極具想像力和壓迫感,觀眾隨著她呢喃的掙扎,一步一步走到那個她不想進入的角色中,最後不論是誰,都敗給了時間。


  • 《五星主廚快餐車》(Chef)

經歷《鋼鐵人2》(Iron Man 2)的失敗後,導演強法洛(‎Jon Favreau)拍了一部可愛、可口的小品《五星主廚快餐車》,在南南西影展(SXSW)獲得相當不錯的評價,簡單輕鬆的故事卻沒有讓人覺得八股無趣,反而隨著無負擔的情節進行一場美味之旅,以美食電影與公路電影為主架構的《五星主廚快餐車》其實可循著當年《鴻孕當頭》(Juno)或是《小太陽的願望》(Little Miss Sunshine)方式搶攻奧斯卡,不過看起來片商並無此打算。


  • 《失控》(Locke)

雖然湯姆哈迪是在電影中唯一露面的演員,但是其他所有只有獻聲的演員更完整了這部電影。上司蓋瑞斯的震驚無奈、同事唐納接下他所有工作的焦急暴躁終於打理好一切的喜悅、妻子的絕望痛心、兩個兒子從看球時的興奮期待到失望,以及外遇女助理貝瑟因早產的不安無助等,讓這部電影就好像在看小說一般,所有的畫面都在觀影的同時因想像而在我們的腦海裡播放。


  • 《樂高玩電影》(The Lego Movie)

雖然本片目前是最佳動畫電影的領先者,但是本片絕妙的劇本不該只有這樣的關注度,利用樂高玩具的組裝模式,以「充滿創意的組合能力」為基底,導演菲爾與克里斯多福打造了一個融合《駭客任務》與《無敵破壞王》的世界觀,讓觀眾去思考世界之外的空間以及對自己的信念。


  • 《怪怪箱》(Boxtroll)

安妮獎最多入圍代表了這部片完全被忽略的優秀,定格動畫本就不是顯學,但萊卡團隊卻不斷致力於這項技術,猶如《第十四道門》或是《派拉諾曼:靈動小子》一樣,《怪怪箱》依舊有自成一格的世界觀,而透過這個世界以及劇中角色的遭遇,我們能感受到什麼樣的反思?底層社會出身的蛋頭要如何突破重圍、打破階級、挑戰權威?很重要的一個觀念在於「自我認同」,如果我們都無法認同自己的能力以至可以改變的事物,那要如何使別人信服?如果我們沒有拋下過去的勇氣與決心,該如何面對全新的未來?蛋頭最終說服長期躲在箱子裡的怪怪箱一族離開箱子,就是最終的突破,也因為這個決定才能改變乳酪鎮的現狀,走向最終大家期待的快樂結局。


  • 《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Wild)

由《藥命俱樂部》(Dallas Buyers Club)導演尚馬克瓦力(Jean-Marc Vallée)執導的全新作品《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雖然是一部看似與《阿拉斯加之死》(Into the Wild)極度相向的故事,但女主角瑞絲薇絲朋(Reese Witherspoon)全素顏的肉體表演絕對會讓觀眾非常入戲,而注重音樂、音效與電影互動的尚馬克這次也運用許多歌曲、寂靜表達孤獨旅程中的自我認同。


  • 《生命中最抓狂的小事》(Wild Tales)

這部阿根廷作品以多個小故事集結,每段劇情除了幽默、荒誕、諷刺外,更突顯了社會中最被漠視的現象,包括了司法制度的黑暗、城鄉差距、中產階級的焦慮、婚姻關係的拘謹、教育制度的缺失,容易瞭解也具有宏觀角度。


  • 《雙面危敵》(Enemy)

丹尼斯維勒弗(Denis Villeneuve)去年在多倫多影展播映的兩部作品《私法爭鋒》(Prisoners)與《雙面危敵》(Enemey)其實均沒有受到該有的關注,今年《雙面危敵》中的傑克葛倫霍(Jake Gyllenhall)從配角晉升主角,並且一次飾演兩種人格,看充滿不舒服的溫黃畫面與詭譎配樂下,《雙面危敵》有著精彩的精神層面刻畫,以及非常精彩的結局讓觀眾去思考與想像。


  • 《星際效應》(Interstellar)

其實不知道該如何用什麼樣的整體評價觀察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星際效應》,但我相信這部片並沒有受到公平地審視,諾蘭也許與觀眾建立了一個近十年其他好萊塢導演難以達到的橋梁,從本片在IMDb的分數就可瞭解,但對於媒體、影評人來說,就沒有這麼樂觀了,紐約藝術雜誌村聲甚至評《星際效應》為年度最差電影,不過本片以科幻片為底、親情為主要價值觀的做法還是抱持了諾蘭一貫的實力,不管你想要用什麼樣的角度去思考它,都有豐富且立體的空間(次元)。


本站圖片部分取自於網路,如有版權使用疑慮煩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