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Sphere 合作內容
電影的「作者」論調,在1960年代以來,就一直是電影創作者與評論者討論的話題;對作者論的批評,是法國新浪潮大導演楚浮(Truffaut)在1954年的「電影筆記」中提出,認為電影的作者不該是編劇、攝影師或是剪接師,而是「導演」本身;這類的電影導演作品風格偏向「個人創作」,代表整部電影藝術走向是具「個人風格」的,而非「公眾表達」(觀眾取向);這樣的作者論與美國好萊塢的「片廠制度」是完全相反的。簡單來說,「作者論」(Auteur Theory)描述的是電影是由一位導演創作的「藝術品」,不受製片、觀眾、明星的考量。
為什麼會提到「作者論」,因為通常類型電影導演是不會與作者論劃上等號的,好萊塢電影的目地就是為了商業考量,明星制度、片廠制度…等等,都影響著一部電影的拍攝和創作,因此這類的電影我們將他歸類為「類型電影」,而例如麥可貝(Michael Bay)、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史蒂芬史匹伯(Steven Spielberg)就屬於「類型電影導演」,不過在這個體制下依舊可以拍出犀利的個人風格、跳脫好萊塢古典風格的敘事手法,卻也能包裝成「商業電影」的導演,從1980年代的馬丁史考西斯(Martin Scorsese)後,絕對就是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
沒有受過正式的電影學院教育,諾蘭早在童年就使用了父親的超級8攝影機拍攝影像作品,不過倫敦大學主修英國文學讓他日後的電影作品有了豐厚的文學素養;1998年諾蘭首部作品《跟蹤》(The Following)在舊金山影展播映獲得了注目,簡單黑白的構圖卻以破碎具有創意的剪接奠定他特有的敘事風格;2000年他與他的弟弟強納森諾蘭(Jonathan Nolan)共同創作的《記憶拼圖》(Memento)就得到了全世界媒體、影迷的高度關注,打破結構主義的敘事讓本片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原著劇本,而真正讓諾蘭一舉躍升大導的莫過於2005年的《蝙蝠俠:開戰時刻》(Batman Begins)。
在1997年《蝙蝠俠4:急凍人》的徹底失敗後,華納影業急需重振蝙蝠俠的品牌,大膽啟用了這名並沒有太多大片經驗的英國導演,不過諾蘭將蝙蝠俠故事與真實世界完美結合,給予了布魯斯韋恩一個極為迷人的背景,建構出一位大銀幕從未見過的蝙蝠俠;2006年諾蘭再次與克里斯丁貝爾(Christian Bale)合作,集結「金鋼狼」休傑克曼(Hugh Jackman)推出的《頂尖對決》正式為他「非線性剪輯風格」定下標竿。
2008年《蝙蝠俠:開戰時刻》續集《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中,諾蘭大膽的選擇澳洲陰鬱小生希斯萊傑演出反派小丑一角,最終證明希斯萊傑不僅僅將小丑的瘋狂、邪惡詮釋的令人驚豔外,更一舉拿下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而《黑暗騎士》也是諾蘭在評價與票房上最成功的作品。
2010年的《全面啟動》(Inception)再次證明諾蘭驚人的說故事能力,並且在賦予了觀眾新奇的夢境故事外,更以原創性的動作場面和揪心的情感刻畫提升作品的質量;「黑暗騎士三部曲」最終章《黑暗騎士:黎明昇起》(The Dark Knight Rises)更是建構了少見的三部曲完整性,同時讓布魯斯韋恩的旅程有一個完美的結局。
今年諾蘭帶來了全新的原創科幻作品《星際效應》(Interstellar),超過60分鐘的IMAX鏡頭、完整打造無藍幕的視覺特效、改編自物理學家的蟲洞理論, 再次挑戰觀眾的觀影極限!
本站圖片部分取自於網路,如有版權使用疑慮煩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