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Apple) 一直以隱私為品牌核心,但近期卻因 Siri 涉嫌「竊聽」而陷入風波!一起始於 2019 年的集體訴訟,再次將科技巨頭對用戶隱私的處理推向輿論焦點。
延伸閱讀: Apple Vision Pro 台灣上市預購時間、售價曝光!只需眼睛、手勢就能輕鬆操控!

Apple Siri 被控竊聽用戶對話引熱議!
這起訴訟的原告們聲稱,Apple 藉由 Siri 在未經同意下錄製私人對話,並利用這些資訊進行廣告推送。像是有原告提到,與女兒談話後,Safari 上立刻出現了 Air Jordans 和 Olive Garden 的廣告;甚至有原告在與醫生討論手術治療後,也看到了相關療程的廣告,雖然 Apple 強調自己並未有任何違法行為,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和解,並提供 9,500 萬美元 (約新台幣 31 億)作為賠償金,符合資格的用戶每台設備最高可獲得 20 美元 (約新台幣 650 元)的補償。同時,作為協議的一部分,Apple 將永久刪除 2019 年 10 月之前的錄音資料。

圖片來源:pinterest
這次和解,似乎解決了部分用戶的不滿,但對 Apple 的品牌形象是否會造成長期影響,仍有待觀察,在語音助理越來越普及的時代,如何在科技便利與隱私安全之間取得平衡,將成為每家科技公司面臨的最大挑戰。

圖片來源:pinterest
本站圖片部分取自於網路,如有版權使用疑慮煩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