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北部、中部、南部與東部,都各有其「臺灣之最」特色:北部燈火闌珊的「夜市文化」、中部能量龐大的「媽祖遶境」、南部流量保證的「墾丁觀光」和東部國際盛名的「潛水勝地」,還沒體驗過的你,該領域展開了吧!

    圖片來源:JUKSY

台灣人的廚房「夜市」,傳達百年文化的生活藝術

臺灣夜市不僅是臺灣人的生活縮影,也是外國遊客體驗臺灣風情的重要場所。隨著夜幕降臨,攤位擺設完成,燈光亮起,夜市逐漸變成一個五光十色、香氣四溢的美食世界。臺灣夜市擁有超過百年歷史,在民初開墾時期,為了祈求平安,當地人會建造廟宇並舉行迎神賽會,隨著信徒與民眾的聚集,原本零散的流動攤販逐漸集中,在規模上不斷擴大,最終形成了「夜市」的前身。隨著時間的推移、交通的發達,夜市開始發展出流動夜市的形式,成為臺灣夜生活的代表特色。

    圖片來源:交通部觀光局

臺灣北部的夜市更是享負盛名!臺北市全年無休的寧夏夜市、饒河夜市、士林夜市及通化夜市;新北市在地人從小逛到大的樂華夜市、湳雅夜市和三和夜市;與廟口文化結合的基隆廟口夜市以及充滿地方特色的宜蘭羅東夜市等等,都成為遊客與當地居民每晚享用美食、休憩娛樂的重要場域。北部夜市不僅僅是單純的小吃集市,也是推廣臺灣觀光的最佳代表,更是所有臺灣人的驕傲!臺灣北部的夜市規劃完善,融合了現代與傳統,既有經營數十年的老店,保留臺灣經典古早味,也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創新美食,食客們可以一次吃遍所有美味。

    圖片來源: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

夜市對於我們來說不僅是單純的購物及美食場所,更是日常生活的延伸,「逛夜市」可以作為臺灣人的休閒活動也可以是約會行程,在步調尤其快速的臺北,夜市可以讓都市人們暫時放慢腳步,好好品味美食,更能在燈火闌珊的市集裡面,感受那份臺灣獨有的溫暖及人情味!

    圖片來源:新北觀傳局

三月瘋媽祖,上百萬人一起參與的遶境儀式

每到農曆三月,「三月瘋媽祖」的遶境進香,是全台許多民眾參與或關注的焦點,其中特別是以中部的大甲媽祖和白沙屯媽祖遶境,最為盛大。遶境歷史悠久的大甲媽祖,曾被 Discovery 頻道譽為「世界三大宗教盛事」之一,2009 年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國內外都具有重要地位。為期約 9 天 8 夜的遶境活動中,大甲媽祖從大甲鎮瀾宮起駕,行經台中、彰化、雲林、嘉義等中部縣市,最後再回鑾鎮瀾宮,路途總長約 340 公里;每年的大甲媽祖遶境活動都吸引眾多信徒和民眾參與,今(2024)年參與人數已有超過百萬之多,沿途創造的經濟產值也超過 50 億台幣。

    圖片來源:黃毛

同樣有超過百年歷史、吸引超過上百萬名信徒的白沙屯媽祖遶境,則是由苗栗通霄鎮的拱天宮出發,前往雲林北港鎮的朝天宮進香,在 2010 年也被登錄為國家重要無形文化資產。歷年白沙屯媽祖的遶境路線,最大的特色就是「隨機性」,除了時程不固定、路線也是在路途中由媽祖搖晃神轎來指示方向;也由於白沙屯媽祖鑾轎頂會覆蓋粉紅色遮雨布,加上堪比急行軍的進香速度,讓白沙屯媽祖在遶境時有著「粉紅超跑」之稱。近年來,參與大甲媽祖和白沙屯媽祖遶境的人數愈發增多,沿途的陣頭、煙火秀、搶轎等活動也一年比一年熱鬧,雖然徒步 300 多公里對體力來說是場考驗,但卻是每位信徒祈求平安、安定心理的重要儀式。

    圖片來源:黃毛

經歷興衰的觀光勝地「墾丁」,留下來或我跟你走

位在恆春半島的墾丁,曾經被認為是開發度不高的海灘區域,1980 年代,當地居民稀少,觀光客也寥寥無幾,只有 1986 年時維持一個多月左右的「哈雷彗星」,一度替此地帶來人潮,但隨著墾丁得天獨厚的珊瑚礁水域,和珊瑚骨骼經溶蝕作用而形成姿態多變的洞穴、溶蝕溝等石灰岩地形,愈來愈多民眾前往墾丁觀光。墾丁成為觀光勝地的巔峰,是從 2008 年開始,歸功於當年國片票房冠軍《海角七號》在墾丁多處取景的功勞,光是 2008 到 2009 這兩年,遊客數量就增加 25%。

    圖片來源:觀光署

曾經,墾丁是台灣觀光人口最多的區域,帶來高度的消費金額,也有穩定的回遊率;追究其原因,無論是豐富的天然資源,包含墾丁國家公園內的大尖山、沿岸的金黃色沙灘與豐富的水上活動,或是熱鬧的墾丁夜市大街,還有一度和台北貢寮並列的「墾丁春天吶喊音樂祭」,都是墾丁吸引大批觀光人潮的優勢。但自 2017 年開始,媒體數次報導墾丁觀光人潮雪崩式下跌,除了傳出在地商家以高物價哄騙觀光客外,墾丁大街不僅有夜市提供豐富的夜間活動,同時也帶來大量的垃圾,春天吶喊音樂祭則因毒品氾濫而被迫中止;另一方面,中國遊客來台的旅遊禁令,也使得墾丁的遊客流量大幅下降。雖然如此,墾丁原有的自然景觀,仍舊是此處難以被取代的觀光資源,隨著 COVID-19 疫情趨緩後,如何在民眾選擇到鄰近亞洲國家旅遊之外,也願意支持國旅、前往墾丁觀光、消費,將是此處最急迫要面對的難題。

    圖片來源:悠遊墾丁旅遊網

潛進東部海中世界,太平洋黑潮帶來的海洋瑰寶

每年的春夏之際,是台灣東部賞鯨的黃金時期,坐在賞鯨船上看向一望無際的太平洋,不難發現眼前的海水分為深淺兩種顏色,這正是因為全球的第二大洋流「黑潮」流經此處的緣故。黑潮是屬於太平洋的一支暖流,起源自東太平洋的北赤道洋流,在由東向西的流向中,因碰到菲律賓呂宋島後開始分流,沿著台灣東岸向北流動的這股洋流,就是黑潮。由於黑潮流速相當的快,引發底層低溫的海水向上流動的同時,也帶起底層豐富的營養鹽,產生大量的浮游生物,也養活許多小蝦、小魚,更因此吸引許多洄游魚類前來,造就東部海域盛產旗魚、鮪魚、鬼頭刀與鰹魚,鯨魚和海豚也到此來覓食,帶起此處賞鯨業的發展。

    圖片來源:李昆弦

另一方面,豐富的魚群生態,讓東部成為國際級的浮潛景點,例如綠島「石朗潛水區」,富含珍貴的軟、硬珊瑚群和多種魚類,無需攜帶水肺、只要戴上蛙鏡就能浮潛在瑰麗的海中世界,加上黑潮帶來的熱能,石朗潛水區的海水終年溫暖,在冬天也很少低於 22℃,全年都適合潛水。說到綠島,當然不能錯過罕見的海底溫泉——朝日溫泉,位在綠島東南方帆船鼻礁岩潮間帶的溫泉,因面對太平洋,可以看見太陽從海面升起,在日治時期就有著「旭溫泉」美名。因綠島後火山活動的餘熱而形成的朝日溫泉,不論是清晨泡在溫泉裡看日出,或是夜晚邊泡邊觀星賞月,都是東部緊鄰海洋所擁有的愜意生活。

    圖片來源:臺東縣政府

JUKSY PLUS VOL.3【臺灣・漫遊】完整一覽


本站圖片部分取自於網路,如有版權使用疑慮煩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