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東京奧運,郭婞淳在舉重台上大力舉起國家榮耀,戴資穎在羽球場上奮戰至最後一刻,女性運動員靈動又充滿力量的身影在大家心中留下深刻印象,鼓舞了跨越世代、不分世代的觀眾。

而今,四年一度的奧運會,即將在以歷史文化底蘊著稱的巴黎登場。作為疫後全面復甦後的首屆奧運,巴黎奧運以「Games wide open」(奧運更開放)為口號,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愛好者來到這座城市,打開心靈,感受競技運動承載的種種能量與情感;更重要的,這將是將「平權」視為重要精神的一屆奧運。在這屆奧運,女性運動員的佔比即將首度來到 50%,這也是奧運史上第一次男女運動員性別比例達到平等。

事實上,1900 年的巴黎奧運,是首度開放女性參與的夏季奧運會;相隔超過一世紀,奧運再度在花都舉辦,性別平權之路也歷經無數爭取,越過種種阻礙,達成具代表性意義的里程碑。
這屆奧運,從標誌和吉祥物設計就能感受到深深的「平等」意念。這個同時融合聖火及金牌意象的標誌,靈感取自法國大革命的象徵「瑪麗安娜」(Marianne),不僅是首次有奧運 logo 以擬人化的形象呈現,更呼應著女性也可以是奧運盛事的主角。除了標誌,吉祥物「弗里吉」(Phryge)則受瑪麗安娜所戴的帽子「弗里吉亞帽」(Phrygian cap)啟發,再一次強化了這屆奧運會在乎自由、平等的訊息。


實質層面,巴黎奧運聯席主席由法國帕運女子田徑運動員 Marie-Amélie Le Fur 擔任,更為 LGBTI+ 群體在塞納河畔設立「驕傲之家(Pride House)」,不只提供性別友善的空間,也透過倡議活動,將對抗歧視的精神傳遞給更多人。同時,也為有需要的運動員提供哺乳室。
在競技運動場上,落實性別平權從來都不容易。男女運動員參與人數比例相當,也不意味著真正平等;性別歧視、刻板印象依然存在,競賽中仍有許多難解的議題需要更細緻地討論。但至少在巴黎奧運,我們看見了,經過一百多年的進程,人類向性別平等的願景更靠近了一步。
Editor-in-chief:Shawn Chang @shawn_chang_
Text:Brian Huang @minchan.huang
本站圖片部分取自於網路,如有版權使用疑慮煩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