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網友前往各國觀光時,若是在歐洲肯定不會錯過當地大名鼎鼎的美術館,但許多人的困擾又是:「我看不懂這些藝術!」對於以前學校美術課教過的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超現實主義派的區別可能也早已忘光光。不過現在就有一位聰明的日本桑澤設計學院畢業生推出了「用一顆蘋果看懂所有畫家區別」一系列主體創作,有趣到吸引大量網友轉發!(看更多:蒂妲絲雲頓在博物館「睡午覺」都能被當成藝術品展出 ,網友佩服:她活著就是藝術!)


圖片來源:sumally.com
延伸閱讀:日本美術大學畢業典禮「全員變裝」上台領證書太搞怪,網友:校長要怎麼忍住不笑?
▼首先是「莫內的蘋果 VS 林布蘭的蘋果」,展現出印象派大師莫內與歐洲巴洛克繪畫藝術的代表畫家林布蘭在光線使用上的最大差異。

圖片來源:y_52_wayan@twitter
▼再來是「孟克的蘋果 VS 達利的蘋果」,孟克就是創作出大眾相當熟悉的《吶喊》挪威名畫家,達利則是以《記憶的堅持》軟趴趴時鐘的超現實主義聞名。

圖片來源:y_52_wayan@twitter
延伸閱讀:台灣美術老師教導「人體解剖圖」海外爆紅,黑板直接精細作畫引各國網友佩服!
▼接著是「畢卡索的蘋果 VS 梵谷的蘋果」,畢卡索的立體派風格,讓許多人在鑑賞他繪製的複雜人臉時感到尤其難解,現在日本設計學院畢業生就巧妙用原本是圓弧形的蘋果,呈現出畢卡索的精隨作畫方式。

圖片來源:twitter@y_52_wayan
▼最後是「葛飾北齋的蘋果 VS 塞尚的蘋果」,這位日本設計學院畢業生的巧思,引發眾多網友狂讚:「太有趣了!」、「解釋得很真實」、「好有創意」。你認為哪一位歷史名畫家的蘋果被詮釋得最到位呢?以後就不會只認得賈伯斯的蘋果了!

圖片來源:twitter@y_52_wayan
source:y_52_wayan@twitter
本站圖片部分取自於網路,如有版權使用疑慮煩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