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
向來就是照著自己步調走的時尚圈,
不僅 2020 全年度節奏被打亂,
甚至因為全球氛圍瀰漫著一股緊張氣息,
各大品牌紛紛端出「改變歷史」的計畫或決策。
其中最讓時尚迷有感的莫過於
眾多品牌取消每年固定舉辦的實體時裝秀、
改以「線上發表」的形式來呈現。
source:gucci@instagram
原本預計 5、6 月發布的早春度假系列、7 月登場的高級訂製系列,以及 6 月底舉行的春夏男裝週都首當其衝,通通被疫情搗亂而喊卡!品牌改透過「數位發表」的方式,陸續發布每個系列的作品,並且包含像是紀錄片、動畫短片、微電影等顛覆以往大秀的內容。不過當看完一場又一場的「新型態發表」後,不禁讓時尚圈工作者和時尚迷們思考:「傳統實體秀會逐漸被取代或消失嗎?」在聊聊此議題前,先快速複習一下這陣子幾個品牌的線上發表亮點!
👉 延伸閱讀:
疫情後的「報復性消費」都是假象?中國精品店業績破表仍無法挽救時尚產業,我們該做的不是爆買而是⋯
🔍 Dior

- 如果賓客想要購入那些服裝,只要記下模特兒身上的號碼便完成買單動作。
- 時尚公關 Eleanor Lambert 改變了時尚圈的體系,若當年沒有她帶頭做出紐約時裝週的雛型,或許現在的時裝大秀會是不同樣貌。
- 以前的時裝秀場內的場景,不僅全神貫注,甚至還會動手做筆記!
- 現在秀場內必會看到的場面是大家拿出手機直播、錄影或拍照紀錄,又有誰認真細看服裝?
早男裝一步,由 Maria Grazia Chiuri 領軍的 Dior 女裝在月初率先帶來 2020 秋冬高級訂製服系列,將近 15 分鐘的線上影片一釋出,直接讓人瞠目結舌,因為不但不走秀、不做衣服給你看,而且還是破天荒以好萊塢電影規格拍給你看!
使用娃娃屋裝載高級訂製服激起女孩們的共鳴,並且特地拉到一座森林取景,樹精、會動的雕像、美人魚等科幻電影才會出現的角色營造出置身仙境的錯覺,證明就算用影像照樣可以傳遞高級訂製服的奢華。
👇🏻 回顧完整影片
source:Christian Dior@YouTube
至於男裝的部分,自從 Kim Jones 入主 Dior 後,Dior Men 便成了街頭潮人們必關注的焦點!然而這回 Kim Jones 當然也沒有放棄他最愛的藝術,邀請非洲迦納出身的藝術家 Amoako Boafo 攜手合作,帶來一系列色彩十分鮮明的男裝。
雖然因疫情減少為 31 套造型,但短片中除了完整記錄創作過程外,也包含 Dior 精緻工藝的呈現。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男性模特兒皆是黑人,這巧思引人遐想,也被全球時尚迷評為是「政治正確」。
👇🏻 回顧完整影片
source:Christian Dior@YouTube
🔍 Louis Vuitton

如果你以為品牌只會以伸展台或人物紀錄片的方式呈現可就大錯特錯,話題製造機 Virgil Abloh 這回居然將創意動到「虛擬動畫」上,他不告訴你 2021 春夏男裝有何重點,只藉由前導影片讓你大膽猜測!起初先在官方 Instagram 上曝光登報紙頭版的 Virgil Abloh 照片,並說明他要把大秀帶到海外,突破傳統只有一個定點的發表。
前導影片中可以看見逗趣的卡通角色出現在各個景點(塞納河、羅浮宮廣場等等),甚至貨櫃車上還出現中文字,不僅充滿國際感,也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受。由此可推敲得出來或許他又將帶來童心未泯的作品,會於 8 月 6 日、年底分別在上海與東京舉行時裝秀,這麼會賣關子的大概也只有 Virgil Abloh 了吧!
👇🏻 回顧完整影片
source:Louis Vuitton@YouTube
👉 延伸閱讀:
用兒童插畫當封面、在家拍時髦大片⋯「後疫情時代」時尚產業這些改變,你還習慣嗎?
🔍 Hermès
source:hermes@instagram
優雅代表的 Hermès,在 7 月初便以零時差直播的方式呈現 2021 春夏系列男裝作品。有別於以往的既定手法,這次 Hermès 不用 Runway 發表設計,而是以「紀錄短片」的概念,並且男裝創意總監 Véronique Nichanian 還特別找來法國知名導演 Cyril Teste 合作,真實呈現伸展台下模特兒是如何排練。
片長大約六分鐘,可以看到模特兒等待時聊天、滑手機的模樣,以及更衣或拍攝中的即興呈現;總套數也大幅減少,從 35 個以上的造型降至這次僅有 18 組 Look。
👇🏻 回顧完整影片
source:Hermès@YouTube
🔍 Gucci
source:gucci@instagram
放眼望去最做自己的創意總監,如果 Alessandro Michele 稱第二,應該沒人敢說自己是第一吧!疫情爆發後沒多久,Alessandro Michele 便大膽決定擺脫時尚圈的不成文框架,取消季度與性別制的發布形式。
而日前剛落幕的「Epilogue 終曲系列」,延續 2020 秋冬系列、疫情期間模特兒自拍的形象照,以長達 12 小時的直播揭露幕後的準備過程,甚至最大亮點是詮釋新品的人選不是模特兒,居然找來 Gucci 內部員工!事實上,對於 Alessandro Michele 來說時裝秀的幕後和目前同等重要,他希望觀眾知道正是有背後團隊的付出,才有那些精彩無比的大秀和作品。
👇🏻 回顧完整影片
source:Gucci@YouTube
👉 延伸閱讀:
警殺黑人,所以搶劫合理?這些洗劫潮店的幕後「真的有主謀」!看完背後原因你怎麼看?
🔍 Balenciaga

近幾季 Balenciaga 創意總監 Demna Gvasalia 可說是腦洞大開,不再只有靠攏街頭潮人那一招,而是善用各種超接地氣的形象噱頭拉近與觀眾的距離。不同於其他品牌都是透過精美影片的呈現方式,在剛發表的 2021 早春度假系列中,竟是仿照購物網站的套版,模特兒身上所穿戴的服裝配件都有標示為「產品 ID」,像是顏色、面料等細節都收錄在裡頭,非常具有話題性。
🔍 Jacquemus
source:jacquemus@instagram
早在多個品牌宣布今年將不會舉辦時裝秀的時候,來自法國的 Jacquemus 可是反其道而行,表示 2021 春夏男裝照常以模特兒走秀方式發表新系列。雖然同樣有線上直播讓全球收看,但仍有邀請 KOL 和媒體到現場看秀,地點選在一望無際的麥穗田,營造出平靜且慵懶的氛圍,光是這個景點就掀起無數話題(還有總長六百公尺的 Runway 也是逼人)。
不過最令人會心一笑的莫過於每個座位間都有做到保持社交距離,既能夠展演時髦的作品又不違背防疫重點!
👇🏻 回顧完整影片
source:JACQUEMUS@YouTube
👉 延伸閱讀:
網紅都跑去自創品牌,成功的有多少?專訪多位業內人士:「沒掌握這幾點,做品牌反而會弄巧成拙!」
🔍 同場加映:Maison Margiela
source:maisonmargiela@instagram
Maison Margiela 日前大動作直播,就連不喜歡拍照的設計師 John Galliano 都大方入鏡,雖然並非是釋出 2021 的全新作品,但同樣在 Instagram 上掀起熱烈討論。事實上,這是 John Galliano 履行之前的承諾,將 2020 秋冬系列「Artisanal Co-Ed」系列做成微電影上映,不告訴你時裝有多華美,而是延續利用舊布料為主要創作的素材,把「舊衣再生」的過程端上大螢幕,讓觀眾直接親眼感受品牌 DNA。
直播中可以看見除了 John Galliano 外,其他幕後工作人員也都戴上口罩一同現身,從一開始的討論到縫製衣服都完整呈現,甚至連視訊會議的畫面也沒放過。儘管片長共有 50 分鐘,卻也因為把這些搬上螢幕而使我們有機會一窺難得可見的籌備工作內容。
👇🏻 回顧完整影片
source:Maison Margiela@YouTube
回顧完以上 7 個品牌近期的線上發布內容,可以發現因防疫考量不得不取消實體大秀後,時裝仍是主角,但相較舉辦 Runway 形式,在數位操作上如何創意突破也是一大重點。回歸文章開頭的問題,究竟後疫情時代「傳統時裝週」是否會消失?以下將分為 3 大重點,淺談實裝秀所面臨的變革!
👉 延伸閱讀:
潮流變化快到看不見車尾燈,你都跟上了嗎?專訪業內人士楊艾倫、邱子軒:「聯名的下一步會是⋯」
💡 故事從頭說起⋯時裝週的目的到底是啥?
在了解實體大秀與線上發表的差別前,你必須先把「傳統時裝週」的底細給摸清楚。過去編輯也曾和各位分享老司機才知道的四大時裝週秘密,其實時裝週的初衷無他,就是在一個期間內能夠把來自世界各地的時尚工作者(媒體、買手、造型師等)匯集在一起,讓大家近距離的欣賞新作,以及搶先一步掌握下一季的趨勢。至於時裝秀成立的歷史可追溯至約莫 20 世紀初,不但非 Runway 的形式展示新品,而且設計師挑選的地點還是以隱密式沙龍為主,對於邀請來的賓客也都嚴格把關,簡單來說就是專門為名門貴族所舉辦的活動,因為在那個年代,名門貴族的吃穿用度帶領著流行風向。

後來巴黎的精品百貨店為了振興經濟及提升自家形象,會特地找美國的少數時尚工作者(買手居多)或品牌常客,以一年兩次的頻率來做新系列的發表(這時並非稱為時裝週)。至於率先開響第一槍的是誰呢?答案是美國!當時因為二戰歐美兩地的時裝體系面臨考驗,美國紐約一位公關 Eleanor Lambert 卻從中看見商機,決定反其道而行在國內推廣當地設計師,並且該活動廣邀媒體和其他圈內工作者,而她正是「紐約時裝週」的創辦人。

雖然現在的時尚重鎮大家一致公認為巴黎,但最早將時裝體系經營得有聲有色的反倒是紐約,其他國家當然不會就此讓紐約把風頭搶盡,所以之後法國推出高級訂製服專屬的時裝週,陸續才有女裝和男裝週的誕生;有別於法國人的精打細算,義大利人就顯得隨興許多,起初刻意選在巴黎時裝秀後舉辦,目的只是為了讓美國那些記者買手回國前可以到弗羅倫斯邊 Chill(翻譯:喝酒)邊欣賞義大利的頂級工藝技術,殊不知無心插柳就發展為一門商業;倫敦同樣也是為了刺激整個產業,因此提供給新銳設計師一個曝光的機會。
source:springstudios@instagram
👉 延伸閱讀:
「還在用掀蓋手機、絕不穿全黑!」關於《穿著 PRADA 的惡魔》總編安娜溫圖的 30 件事!跟電視上好不一樣啊!
💡 讚嘆社群網路發達,商業頭腦動起來!
雖然從今年來看許多品牌算是被迫因全球疫情而「改版發表型態」,但回歸時尚與數位興起的連結來看,早在 Instagram 使用者暴增時就出現了一些變化。放眼望去不管是 Instagram 還是 YouTube,其實都藏有無限的商機,當我們可以透過按下追蹤鍵來拉近與高端奢侈品牌的距離,自然提升他們在社群網路上的關注度。

經過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消息傳播速度快且是開方式的溝通,這些媒介的出現徹底打破時尚圈原有的制度。以時裝週秀場為例,以前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那些華麗大秀是多麽的遙不可及,僅能獲得各家媒體消化後的第二手報導,看看照片或文字過過乾癮;可是當擁有直播功能後,我們不用親臨現場就可以零時差掌握一切,甚至同時還提供各種角度的畫面,單就視野來看簡直比坐在現場看得還要全面。

社群網路為經營品牌帶來的優點,除了縮短高端奢侈品與大眾的距離外,還有在話題為王的時代只要夠懂得投資(也就是願意砸重本),任何視覺上的創意都可以直接兌現,再加上若像是今年許多線上發表都是採用釋出影片的內容呈現,在影像部分能玩得花招更多樣;工藝了得的奢華作品搭配上精美的視覺與聽覺享受,光靠一支影片就能帶來更多討論度。
👉 延伸閱讀:
比起四大時裝週,為何「首爾時裝週」更讓「街頭份子」興奮?這 4 個原因就夠讓你買機票了!
💡 所以⋯當品牌苗頭對準「線上發表」,
利與弊你知多少?

森編剛入行時,一位編輯前輩曾說過:「社群網路就是把雙面刃,身為時尚圈工作者你會對它又愛又恨。」這句話放到現在似乎不無道理,從現階段來看雖然像是 Saint Laurent 大舉宣布今年品牌將退出巴黎時裝週,還有負責倫敦時裝週的英國時裝協會也表態,不僅男裝新系列發表改用線上直播展演,而且明年開始時裝秀將男女裝直接合併不再區分性別;乍看之下設計師紛紛有意擺脫傳統的束縛,不再只按照規矩走,那麼當改以線上發表後又會帶來哪些可能影響?

省成本又接地氣,何樂而不為?!
近年傳統時裝週其實遭受許多時尚工作者質疑,先從與會的媒體來看,除了有外媒在兩年前指出現在時裝週已經變調、成為 KOL 裝模作樣的打卡點外,另一個則是每年固定要有一筆預算是給時裝週使用。大家可以試著猜想一趟花費會有多驚人?四大時裝週是大約為期一個月的活動,飛一個國家包含機票、住宿、當地交通與餐飲等費用產生,當看秀的管道轉移至社群媒體、媒體只要上網便能觀看最新一季大秀,勢必可以省掉這趟出差自掏腰包的成本。

至於對品牌而言傳統時裝週的最大難題,其實也在於每舉辦一次大秀便要花掉大筆積蓄,尤其砸大錢搭建場景、找來多位模特兒演繹,就只是為了 10 分鐘左右的時裝秀發表,更何況現在許多與會者都習慣用手機紀錄,究竟是肉眼欣賞還是藉由手機螢幕收看已經傻傻分不清楚。若以機會成本考量來看,或許倒不如把那些錢集中於社群上的推播還來得有效,並且承接前面所說,線上發表形式品牌可以更直接且快速地與消費者溝通,而消費者也能夠一窺高端奢侈品的世界,距離不再那麼遙遠。


大牌繼續火,小牌難出頭?!
從另一個層面來看,由於大品牌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話題性,不論是明星設計師加持還是因為品牌發展長久、規模已經夠穩健,每次發表都會獲得一定的討論度;可是對於剛成立不久的年輕品牌來說,正所謂時尚就是一門燒錢的生意,那些新興設計師為了經營自己的牌子就投下龐大資金,更別提在時裝週期間還要舉辦大秀或單純在 Showroom 展示新品,一年下來總共需要花費多少錢。

中小品牌的聲勢本來就容易被大牌給超越,若在內部營運尚未步上軌道的情況下,耗費時間、心力與金錢,只是為了那短短的十分鐘發表,又有誰可以保證自己會被看見、關注度不會被大牌壓過,若難以做出名聲,銷量又該如何穩固?!
source:plan_c_official@instagram
去年瑞典的斯德哥爾摩時裝週宣布停辦,雖然這項活動對於北歐的時尚體系來說具有極大影響力,但回歸現實來看,因為鄰近的哥本哈根時裝週日趨純熟,甚至以話題性來看遠遠大過斯德哥爾摩,還有幾個品牌投向巴黎時裝週的懷抱,疲乏加上聲勢削弱,並且為了能夠更有效且全面的幫助在地設計師,最終以需要全盤考量「持續性」而退出。
source:swedishfashioncouncil@instagram
當時瑞典時裝協會 CEO Jennie Rosén 特別提出,希望開發出更好的平台以利解決既有的問題,當中包含宣傳費的浪費和時裝的永續發展議題;停辦兩季後,如今斯德哥爾摩時裝週也將重磅回歸,八月底在官方數位平台上發表 2021 春季系列新作。
👉 延伸閱讀:
用兒童插畫當封面、在家拍時髦大片⋯「後疫情時代」時尚產業這些改變,你還習慣嗎?
現在傳統時裝週「名大於實」這點是無庸置疑,每個人都想要製造話題、成為喊水會結凍的領頭羊,不過卡在全球局勢緊繃的階段,就連接下來九月的時裝週是否會恢復過往的發表形式也是不好說,這時各大品牌所要面臨的勢必是發表形式得更上一層樓了。

凡事有利就有弊,實體時裝週是否會被取代或消失沒人說得準,今年肺炎的逆襲改寫了時尚圈歷史,疫情什麼時候結束、各國的生活能夠回歸正常仍是未知數,或許我們暫且可以先抱持著樂觀的態度去觀望未來的發展。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亦可延伸閱讀:「街頭潮流 10 年內將消失」?!Virgil Abloh 的大膽狂言你認同嗎?看完「這兩點」你再表態!
本站圖片部分取自於網路,如有版權使用疑慮煩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