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 1886 年 5 月 8 日,住在美國亞特蘭大的藥師約翰彭伯頓(John Pemberton)在自家的藥房架起了「蘇打噴泉」(Soda Fountain),賣起了剛申請專利(patent)通過的含糖飲料可口可樂,價格是 1 杯 5 美分,以今日幣值換算大概是 1.24 美元。
彭伯頓推出可口可樂的時機,剛好是美國處在三種流行文化的浪頭上。

-
瑞典推出超獵奇「焚燒式馬桶」,網友笑稱「是迷你燒烤爐?」
近期網路瘋傳一款名為「焚燒式馬桶」的創新產品,引發大量討論與關注。從曝光的影片中可以清楚看到其獨特的運作模式:使用者必須先將特製漏斗狀蠟紙鋪設於馬桶內,如廁後蓋好馬桶蓋並啟動焚燒程序,排泄物便會隨蠟紙一同落入內置焚燒器,以 600 度高溫瞬 ...2025-03-19 更新 -
2025 日本大阪世界博覽會官方斥資「近 2 億日圓」蓋廁所,卻被批評像是「臨時公廁」!
「2025 年世界博覽會」將在今年四月於日本大阪舉辦,為此當地政府也積極投入大量預算來興建場館以及相關周邊設施。不過近日卻被爆出官方將斥資近 2 億日圓來蓋廁所,不少人看到完工的成品還批評像是臨時搭建的廁所,也讓設計師親上火線解釋,立刻引起 ...2025-03-18 -
泰國大麻園失火導致「麻味四散」,讓周邊居民、遊客「茫到狂傻笑」!
自從泰國宣布「大麻合法化」後,便吸引許多遊客到此開 Chill,也帶動泰國當地大麻經濟產業的崛起。不過近日泰國觀光勝地芭達雅(Pattaya)一處大麻種植園意外失火,讓現場煙霧瀰漫,並造成附近居民、遊客出現頭暈、頭痛等身體不適的症狀,甚至還 ...2025-02-18 -
英國餐廳推出一份要價 4000 元的「夏威夷披薩」,還嗆聲:「想點就點,你這怪物!」
眾所皆知,如果想要氣死義大利人的方式,其中之一就是給他們吃「夏威夷披薩」。而近日英國就有一家披薩店為了向鳳梨宣戰,竟然推出一份要價 100 英鎊(折合新台幣約 4078 元)的夏威夷披薩,並且還在商品說明欄寫上「花 100 英鎊你就可以吃到 ...2025-01-29 -
美國總統川普正式重返白宮,連「健怡可樂按鈕」也跟著回歸!
隨著狂人川普 (Donald Trump) 選上美國總統並正式重返白宮,除了立刻祭出多項新的法令政策外,他的「川普 2.0 版橢圓形辦公室」也已重新上線,其中他最知名的「健怡可樂按鈕」也跟著回歸,立刻引起一陣熱議! ...2025-01-29 -
「東南亞秀泰影城」要歇業了!近 60 年歷史正式劃下句點!
台北市公館商圈的「東南亞秀泰影城」將於2025年1月底結束營業,消息讓許多忠實影迷感到不捨。伴隨著數十年來的歲月痕跡,這個曾是台北市二輪電影龍頭的老戲院,終將告別歷史舞台。 ...2025-01-28 -
日本大阪市政府正式實施「戶外全面禁菸」政策,為迎接 2025 世界博覽會!
為迎接2025年大阪關西世博,大阪市政府於4月開始實施嚴格的戶外吸菸禁令,強化城市清潔形象,並預計增設約200處吸菸區以配合政策。 ...2025-03-18 更新 -
法國肯德基竟攜手漢堡王推出限定「BFF 聯名漢堡」,堪稱速食界的夢幻聯動?
在競爭激烈的餐飲市場中,各品牌之間無疑是一直暗中較勁,從價格、食物美味度或是行銷宣傳上,都一定要勝過自己的競爭對手才行。不過近日法國肯德基卻破天荒宣布與同行的漢堡王推出限定聯名餐點,這個讓人打破眼鏡的合作也立刻引起一陣熱議! ...2024-12-14 -
日本宣布「醫療用大麻」正式合法,同時也提高非法持有者刑期引熱議!
大麻議題一直以來都是各國政府相當棘手的問題,但隨著泰國、德國陸續解禁大麻後,也有越來越多國家開始有條件放寬。像是最近日本政府就宣布正式通過《大麻管制法》及《麻藥品管制法》修正案,將開放「醫療用大麻」合法使用,不過為了擔心有心人士濫用,也特別 ...2024-12-16 -
JAMESON 尊美醇愛爾蘭威士忌攜手「週末炸雞俱樂部」,一口炸雞一口酒就是 J 麼順!
年末就是節慶與派對的好日子!這時候不來點酒精助興怎麼可以呢?全球愛爾蘭威士忌領航品牌「JAMESON 尊美醇愛爾蘭威士忌」就是你的最佳首選,JAMESON 此回不僅發表了最新品牌概念「MUST BE A JAMESON-J 是我們的語言」 ...2024-12-05 -
【JUKSY PLUS】要跟海成為無法分開的夥伴!夠瘋敢玩,KID 林柏昇:「我以花蓮人為榮!」
來自花蓮、熱愛潛水等戶外活動,想要來一場東臺灣的旅行,還有誰比 KID 林柏昇更適合當你的響導!從團體「CIRCUS」、節目《綜藝玩很大》到自己的 YT 頻道《野人七號部落》,KID 夠瘋敢玩的個性圈粉無數,從而帶起了一波台灣戶外風潮。訪談 ...2024-12-10 更新
首先,可口可樂不是全新的產物,是彭伯頓改良自己之前的心血結晶「法國古柯酒」(French Wine Coca),但他也非原創者,只是跟著流行的腳步走。在彭伯頓的時代,古柯葉的重要成分「古柯鹼」(cocaine)已被萃取出來,上市之後由於藥效神奇,造成了瘋狂的流行,舉凡藥物、飲料、提神劑都不免俗要添加其中。彭伯頓模仿了一八六三年法國科學家安傑洛馬里亞尼(Angelo Mariani)的「馬里亞尼酒」(Vin Mariani),這是款含有古柯鹼且有教宗利奧十三世(Leo XIII)加持的藥酒。彭伯頓還在廣告上不知恥地寫了「性器官最美妙的補藥」(a most wonderful invigorator of sexual organs),希望自己的產品能夠和馬里亞尼酒一樣大發利市。
結果法國古柯酒還是乏人問津。而且一八八五年,亞特蘭大政府當局開始了禁酒的立法。彭伯頓腦筋動得很快,將其中的酒精成分拿掉,改以當時很流行的非洲可拉果(Kola nut)取代,將它混合糖漿及二氧化碳氣體之後,以這樣的修改配方申請可口可樂的專利,而且為了加強印象,還請精於藝術字體的簿記員法蘭克羅賓森(Frank Robinson),設計了「Coca-Cola」水波樣的圖騰,暗示飲料中兩個重要的成分。
這些東西加進食物裡真的沒事嗎?
延伸閱讀>啤酒裡有大麻?小編精選 4 種「超令人意想不到的啤酒口味」 連啤酒裡都可以喝到棉花糖?
對於彭伯頓發明上述飲料的曲折過程,史學家有不一樣的解讀。原來彭伯頓在南北戰爭(Civil War)時受了傷,為了解決傷口造成的慢性疼痛,只好長期服用鴉片,卻也因此上癮。鴉片成癮的人每天渾渾噩噩,此時由古柯鹼取代鴉片,一樣可以止痛,另一方面還可以提振精神,因此彭伯頓一試成主顧,進而發明了可口可樂。這種「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有點「以毒攻毒」的行為,我想也是彭伯頓英年早逝的原因之一。
第二個當時的流行文化是蘇打噴泉。蘇打噴泉說穿了其實就是一種可以將二氧化碳打入飲品的機器,讓消費者拿到時,還可以看到手中的飲料冒著泡泡。

自 18 世紀至今,碳酸氣泡飲料仍舊深受歡迎,但在 1832 年新型蘇打噴泉發明之前,舊型的蘇打噴泉若操作不當,可能會引發小型氣爆,讓顧客與操作者淋成落湯雞。
為何蘇打噴泉會盛行?說穿了也是人類長久的誤解使然。歐洲人和日本人一樣,自古都認為溫泉有療效,不僅泡了可以消除疲勞,帶來健康,同時更有意想不到的治療效果,於是乎連有著氣泡的礦泉水,也認為對人體的健康有幫助。
可惜由於取得與運送始終都是問題,因此人們都無法在出產氣泡礦泉水的山區之外,享用到飲用那種冒泡泉水的暢快。這樣的渴望終於在 18 世紀有了頭緒。
1767 年,英國科學家約瑟夫普利斯特利(Joseph Priestley)想到了解決方法─他將發酵的麥芽糊注入清水,藉由酵母產生而釋放的二氧化碳溶於水中。這種土法煉鋼的方法只能取得麥芽糊上少量含有氣泡的清水,不過也聊勝於無,至少在飲用時,口腔可以感受二氧化碳的浮動,雖然必須忍受那一點發酵的氣味。普利斯特利也不藏私。1772 年初,他寫了一本小冊子,將方法對大家公開。於是激起更多人想投入研究,畢竟誰掌握了方便且可以大量製造的氣泡水,就有大發利市的可能。
不到兩年的時間,另一位科學家約翰馬明努斯(John Mervin Nooth)改良了普利斯特利的設計,還申請了專利,不過仍無法達到大量生產的目的。一切要等到19世紀初的亨利湯普森(Henry Thompson)製造了可以提供二氧化碳加入飲用水的幫浦才有所改變。這時大家暱稱這種飲品叫「蘇打水」(soda water),雖然裡面沒有半點蘇打。英國的流行在 19 世紀吹進了美國。耶魯大學教授班傑明席利曼(Benjamin Silliman)在 1806 年從英國買了一臺蘇打噴泉。因為覺得產能太小,於是他改裝加大的幫浦設計,也開始在美國多處賣起汽泡水及機器。但這種機器很恐怖,它會將製造出來的二氧化碳放在金屬的管中備用,所以操作不當時會發生氣爆。雖不致於傷人,但可能顧客與操作者都會淋成落湯雞。
所有的不便利在 1832 年被住在紐約市的發明家約翰馬修(John Matthews)解決了。他發明的蘇打噴泉是利用含有碳酸與碳酸鈣的大理石混合,靜置之後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接著再送氣入水槽之中。於是源源不斷的氣泡水就可以由幫浦打出,不僅可以裝入杯中暢飲,也開始有了裝瓶保存的功能,美國人開始流行喝這種蘇打水。
可別小看這種流行,蘇打噴泉在十九世紀之後影響力無遠弗屆,大家喜歡在有它的地方聊天、集會、用餐等,所以連藥房也不免俗地架起這種機器,賣起氣泡飲料。厲害的人還能將冬天保存下來的冰塊放到機器中,讓炎熱的夏天能喝到冰涼飲品,這是沒有冰箱的年代裡奢侈的享受。
美國這種依蘇打噴泉而來的所有社交生活,一直持續到 1960 年之後才慢慢式微,逐漸被百貨公司或影城商場取代。不過蘇打噴泉還存在我們生活之中,只是變成配角,存在於便利商店、酒吧,或者是吃到飽餐廳無限暢飲的吧檯裡。

生活中常見的蘇打噴泉,除了自助飲料吧,在便利商店、速食店等都能看到。
為了取代酒精之後的空缺,加入焦糖與二氧化碳,除了提升口感外,更希望有養生的效果,因此在它上市時,彭伯頓大言不慚在海報上寫著可口可樂能夠抗疲勞與治療頭痛。這就和彭伯頓所處時代的第三個流行有關-所謂「專利藥」(patent medicine)在美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其實專利藥並不是字面上的意思,應該要稱呼它為「成藥」(nostrum)。以今日的觀點來看,和非處方藥(over-thecounter)是一樣的。
它一開始源自於十七世紀的英國,當有人發明一種宣稱有益身心健康的藥物或補品,若得到皇室的特許狀(letters patent),便能在上市的時候大力宣傳,吸引消費者的青睞。英國皇室給與商品特許狀的做法,並非單純限於藥物及保健食品,提供皇室認可的授權認證(Royal Warrant of Appointment),除了顯示皇室尊榮,更重要的是刺激消費及增加經濟活動,今天仍然可看到它的影響力。
而承襲自英國的專利藥傳統,為何會在彭伯頓所處的十九世紀美國大量出現?大抵是因為美國在南北戰爭之後,國家的經濟發展日益繁盛,原先以農業為主、型態較為閒適安逸的生活環境,慢慢轉變成工作繁重與緊張的生活型態,於是不管是為了自身健康,抑或是增加活力,甚至是取得心靈的安慰,人們開始尋求藥品或營養品的補充,以減緩工作環境帶來的不適,或嘗試以此治療身體病變,因此刺激了很多人想出千奇百怪的「獨門配方」,利用它們招徠顧客。為了保證自己的心血結晶不被剽竊或模仿,便會為獨門配方申請專利;而美國政府尊重智慧財產權,至於內容物療效如何,也不見得會去背書,至於是不是真有療效,我想騙人的成分居多。
責任編輯:癮編
本站圖片部分取自於網路,如有版權使用疑慮煩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