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導演即將帶著新片《嬰兒轉運站 BROKER》前往坎城影展角逐金棕櫚,在 2018 年他便以《小偷家族》拿到此榮耀。提到是枝裕和不能不提到他作品中的人文關懷,家庭與社會的關係在他的作品中是淺而易見也是他標誌性的風格。此次新片《嬰兒轉運站BROKER》便以棄嬰箱作為主題,將這個一直在道德邊緣遊走的社會裝置帶到大眾面前。究竟是枝裕和導演是怎麼入行?導演生涯又有什麼足以流傳於世的事蹟?就跟著本文一起看看吧!
延伸閱讀:是枝裕和首部韓國電影《Broker》5 件必知看點!IU、宋康昊主演、棄嬰箱爭議入題!
1. 來台拍攝紀錄片
2. 侯孝賢啟發的導演之路
3. 第一部作品即入選威尼斯影展
4. 電影入選金棕櫚,締造坎城紀錄
5. 七度叩關終拿金棕櫚
6. 看到 IU 就想哭,力邀演出新作《嬰兒轉運站 BROKER》
來台拍攝紀錄片
是枝裕和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文學系,畢業之後加入電視台做助理導演的工作,他曾經因為個性和工作方式被同事說「你永遠做不了導演。」在 1989 年還在電視台的期間寫了《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的原形劇本,在與幾個製作人見面後始終沒有獲得拍成的機會。當時 1993 年侯孝賢導演的電影《戲夢人生》將在日本上映,電視台希望以這位台灣導演為題製作一部電視紀錄片,執行這個專案的正是本文主角是枝裕和導演,他向電視台提案何不將楊德昌這位與侯孝賢導演幾乎是兩個極端、風格卻彼此互補的導演一起記錄,也就是在那年他來台拍攝了紀錄片《當電影映照時代:侯孝賢和楊德昌》。